從創作者瘋到創業圈,Clubhouse 到底是在紅什麼?

從創作者瘋到創業圈,Clubhouse 到底是在紅什麼?

這幾天 Clubhouse 在社交媒體圈上燒起來,一時之間邀請碼變成稀有的東西!在我自己開過一次房間後,以及參與過幾個討論房間後,覺得 Clubhouse 有很多值得分享跟延續討論的地方。趁著心得快滿出來的興奮感下,隨手寫了這篇使用過後的筆記,也跟有興趣的人交流想法。 待會文章中我將提到:

  • 什麼是 Clubhouse?
  • Clubhouse 的特色是什麼?
  • 如何加入 Clubhouse?
  • Clubhouse 會帶給網路社群什麼新的衝擊?
  • 將來 Clubhouse 可能的運用是什麼?
  • 內容會外流嗎?版權問題。
  • 誰應該儘快加入這個圈子?
  • 結論

開場先介紹我自己 Clubhouse 的ID:alvin701,或是搜尋「艾爾文」。我是一名作家,同時也在 YouTube、facebook 跟 Instagram分享我的所見所得。目前我會不定時在 Clubhouse 開啟職場工作、自媒體創業、個人學習成長的話題房間。歡迎大家追蹤我的帳號!

什麼是 Clubhouse?

一個只能運用語音直播分享訊息的社群平台,一群人在APP裡的「房間」內彼此聊天分享訊息。

舉我目前認知中的比喻:你可以想像走進一棟大樓,大樓裡有很多房間,有些房間正在討論某個主題,有些房間裡有人在唱歌,有些人在某個房間裡演講,有些房間是一群人聊著某個話題或時事,而你可以直接開門走進任何一個房間,隨意找個位置坐下來聽,已經在房間內的其他人並不會被你走進來的動作打擾。

若聽到一半如果你想發表自己的想法、意見可以舉手🙋‍♂️,房間內的主持人有權利邀請你上台,給你一個麥克風,這時你就可以加入聊天的行列裡。

上述這棟大樓就是 Clubhouse 的APP,而每個「房間」就如同一個討論室,裡面有各種的主題正在進行著。你可以單純當個聽眾,也可以主動請求發言分享你的想法。

Clubhouse 的特色是什麼?

內容有三個特色:不用露臉、聲音專屬、聊完即焚,而且只能以直播的方式進行。

不用露臉:這對分享者帶來極大的方便。過往一場無論是線上或線下的活動,事前有很多的準備事項。比如邀約來賓、衣服著裝、架設備,這些在 Clubhouse 全省了!你腦袋有什麼就直接開聊,要穿什麼、化什麼妝完全無妨,能用輕鬆的心情聊天更好。因為是採聚會聊天的模式,就算偶爾偏離主題也不突兀,主持者可以隨時把主題拉回來。

語音專屬:分享者只需要出聲音,而且是直播,原則上很容易彼此就開啟聊天模式。這是跟 Podcast 很不同的點,因為 Podcast 是預錄好的,內容也需要留存在網路上,所以事前的準備、中間節奏的拿捏、BGM(背景音樂),加上事後的剪輯都需要費功夫,更專業的還要修飾口水音、氣音、刪除空白,把聲音處理後更清晰,這些都要花不少功夫,而要花功夫就要有人力,需要人力就會有門檻。

相較於 Podcaster 追求錄音品質跟設備競賽,目前在 Clubhouse 只要手機拿起來直接開聊就行,你唯一需要的就是三個東西:有空、有網路跟有內容。也因為是透過手機聊天,聽眾對聲音的品質要求並不高。以我自己使用的體驗,待在房間內那種你一句、我一句說話的方式,真的會以為是手機開群組通話的感覺。

聊完即焚:如同前述,一旦考量自己的創作內容要留存在網路上,自然會想精心準備呈現最好的內容,讓以後看到的人不至於覺得太隨便。這對於剛踏入創作圈,第一次錄影、錄音,或是寫文章的創作者特別困難,總是會因為想很多而遲遲未開始進行第一次的分享。

而 Clubhouse 聊完即焚的規則代表你說的內容不需要留存在網路上,無形減少了創作者這方面的壓力。就如同在平時跟朋友聊天一樣,不會有人在跟朋友聊天時要求錄音跟講話內容吧?在 Clubhouse 聊天你不需要在乎自己該把話說得多精准,語調是否需要修飾,你需要的是分享你腦中的想法。

另一個特色,在目前知名的社群平台中,如YT、FB、IG,內容都是要用眼睛「看」的,唯獨 Clubhouse 是用「聽」的,光是這點就直接跳出框架玩起不同的遊戲。

過往不論是在 FB 或 YT 上,直播或則是發文,跟讀者互動方式都要先靠底下留言傳遞訊息或問題,專頁管理員或直播主也必須一則一則留言觀看才能回覆,在訊息留言很快就跳過去的情況下,其他人參與感並不大。可是在 Clubhouse 互動方式就是直接把麥克風交給舉手發問的人,聽眾也可以立即聽到發問者的疑問或回饋,參與感明顯提升。

我在自己主持跟參與幾次房間後的感覺是,這樣的聲音直播方式超有實體活動中 Q&A 的臨場感,有人提問問題,講者馬上回答,發問者跟聽眾之間立即產生連結,其他聽眾的參與感也更大。

如何加入 Clubhouse ?

當然,你要有帳號。這是目前最殘酷,也是 Clubhouse 爆紅的原因,因為它是採邀請制,而且每個人手上一開始只有兩個邀請碼。換句話說,目前 Clubhouse 的帳號是個稀缺資源,如果你在沒有邀請碼的情況下申請帳號,系統只會通知你要排隊等待。根據我自己一開始申請的經驗,就算過好幾天都沒排到,一度懷疑自己是邊緣人!

在這種稀缺效應跟排隊效應的雙重引力下,想要開設 Clubhouse 帳號你就必須認識已經有帳號,而且對方還沒有用掉手上兩個邀請碼。而對方當初怎麼有帳號的?正是因為他認識有帳號的人。

這一層又一層的「認識」關係,起初不免讓人聯想 Clubhouse 是否有菁英制度的感覺。但據創辦人的說明,目前他們還在測試階段,平台系統並不穩定,所以沒有打算開放申請。

但注意⚠️!這也不代表日後就一定會開放全網路自由申請,何時會開放也不知道。以市場角度來說,如果公司要存續勢必要有獲利,要達到最大擴散就要走向全開放制,但這就要看創辦人跟背後的創投公司多有耐心了,至少現在來看還沒公開讓人申請帳號就已經達到宣傳的效果。

Clubhouse 會帶給網路什麼新的衝擊?

目前就我觀察,這是一個全新的社群方式,姑且可先想像成 Podcast 的社群版本。

但問題來了,在YT、FB、IG已經奪走多數人滑手機、逛社群的時間後,Clubhouse 還有辦法改變人使用網路社群平台的習慣嗎?或只是又多了一個平台競爭全網使用者目前稀缺的時間?這點必須看之後平台的用戶數量,以及是否在平台上能創造出經濟效益,如果分享者能獲利,聽眾也獲益的情況下,使用平台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黏著度更久,Clubhouse 也才有可能改變目前的生態。

不過就我自己使用的感覺,目前 Clubhouse 平台存在一個明顯跟其他平台的差異:因為臨場感而創造出來的專注度。

目前在其他平台上,如果內容不夠有趣,讀者或觀眾通常就直接往下滑看其他內容,很容易就無法專心觀看當下的內容,大腦會一直發出信號要求你去尋找更多刺激、有趣的內容,無形中就無法專心看內容了。

而 Clubhouse 因為只限直播,同時間是用耳朵聽而不是眼睛看的,當我在聽別人討論一個主題時,莫名的就陷入現場的聊天氛圍靜下心來聽,因為是用聽的,原則上沒專心聽多少還是可以跟上聊天內容,如果中間主題沒興趣我還可以滑手機去看網頁,或是做手邊的事情,比如整理房間或規劃明後天事情等。

除非聊到的段落是屬於需要費心思去理解的訊息,否則帶著耳機聽同時做其他事,這點完全是用眼睛看時無法辦到。

用聽的方式原本就是 Podcast 的優勢之一,但現在多了限定直播方式的 Clubhouse 社群,在不想錯過某個主題的情況下,更容易讓人願意空出一段時間吸收資訊。

相對來說,創作者在其他平台也知道讀者容易跳過他的內容,必然絞盡腦汁讓觀眾願意看下去,或是利用有節奏的短文、吸睛的圖片吸引讀者閱讀,這無形中都限制了創作的空間。因為據心理學家研究,當人在沒有外在因素控制的情況下是最容易發揮創意的時刻,有越多的限制就會思考越多,有些樂趣也會因此犧牲。

而在 Clubhouse ,因為聽眾不太可能直接進來就馬上掌握聊天的主題,多少會願意多聽一會再確定要不要離開房間。另外參與聊天本來就是一種人性的基本需求,進了房間的人會比較有「耐心」聽人說話,創作者也相對不用費心或冒險用聳動的內容吸引人。

不過這也帶出一個房間是否有更多人聽的關鍵:你開啟房間的標題。再來是當下聽眾的人數,以及房間內主持人與參與者的知名度。言下之意,或許聳動的標題還是會流傳在 Clubhouse 不一定。

將來 Clubhouse 可能的運用是什麼?

目前可以想像到的運用至少已經有:同溫層的主題討論、唱歌、讀書會、信仰聚會、同學會、線上彈奏音樂會,除了部分非常仰賴畫面的內容或許不適合(比如做菜、繪畫教學),這個新的社群平台應該有更多新的互動模式跟商業模式。

內容會外流嗎?版權問題

目前平台的設計是對錄音不友善,當你在房間內同時開啟錄音模式(iPhone 螢幕錄影),畫面上方會直接跳出以下的警告語:

Heads up – Sharing recordings without the speakers’ permisssion violates the Community Guidelines and will result in suspension. Thx!

簡言之,在說話者不允許情況下錄音是違反社群規定,帳號將會被禁用!

當然,如果你要用手機擴音的方式再用錄音器材側錄是完全無法阻止,但這就回到版權上的問題。版權的合法使用從來都不是防止你怎麼做,而是你做了之後後果是什麼。除了各國法律原本就對盜錄的懲罰外,Clubhouse 也可以用禁止你成為拒絕往來戶懲罰你。

誰應該儘快加入這個圈子?

原則來說,只要你是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應該要儘快想辦法加入,那代表你對社群發展是有興趣的。而如果你是具有創作者身分的人更應該,比如 YouTuber、Podcaster、作家、KOL等。

為什麼?因為在這個年代,社群的影響力會覺得你創作的擴散度,而一個新的社群平台出現,在無法掌握未來發展的情況下,先熟悉裡面的運作原則還是比較好。

結論:擁有的本身就是目的

每代 iPhone 上市前都被許多人嫌,應用不再創新,機身太大或太小,瀏海醜得要死,但開賣後還是搶購一空——因為擁有的本身就是目的。

電影《復仇者聯盟》《鬼滅之刃》上市後大家忙著打卡拍照,平日下午影廳坐滿8成,假日要預先買好票,電影的熱潮引起人好奇是否真的那麼好看。然而會有那麼多人去看的一個原因,是因為擁有的本身就是目的。

巷弄內網路人氣名店,開店前30分鐘已出現排隊人潮,即使要等個兩個小時也要坐進店裡,因為擁有的本身就是目的。

隨著 FB、YT、IG 的社群模式已經進入成熟期,Clubhouse 的出現給人足夠的新鮮感想一窺究竟。截止寫文當下,邀請制的遊戲規則依然讓人不得其門而入,有的人一下子多了3張邀請卡,有的人遲遲等不到別人邀請加入。

一個新平台還沒有開始營運獲利前就已經讓市場瘋狂,是 Clubhouse 真的很有趣,還是對創作者有經營的必要?

也許是,但其實,能夠擁有一個 Clubhouse 的帳號,本身就是目的。

👉🏻在 Clubhouse 追蹤我:alvin701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