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E3重點整理筆記與心得

QE3重點整理筆記與心得

一切都從QE1開始

整理一下美國聯準會這間私人銀行從QE1開始做了那些刺激市場的貨幣政策(包括二次扭轉操作OT2):

                                                                                                (資料來源:Bankrate.com、商業周刊、今周刊)

從2008年以來,美國聯準會實施的策略都是為了刺激市場消費帶動經濟。先不論事後成績及效果,光看每次實施時間的間隔就知道聯準會是愈來愈急。QE2實施是在QE1結束後的8個月、OT2是在QE2結束後的3個月,然後QE3在OT2延長還沒實施完就已經先推出。這代表什麼意思?就是前次的政策帶來的效果不如預期,所以要繼續下更多的藥。不然早該在QE1或是QE2就已經發揮效果,有了QE3就代表前次的效果「不如預期」。

在2012/9/23的文莤的世界財經周報就引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沙金特的話:

「如果前二次的QE有效,我們不會需要QE3…。從聯準會的聲明中,可看出幾乎是承認他們也不知道。如果你試圖從他們的評估,釐清QE3會持續多久,他們是說要看情勢如何。如果我這樣跟我老婆說一定過不了關。如果我說我要出門去釣魚,她想知道什麼時候回來,我回答那要看我什麼時候釣到魚…。」

而關於這次QE3目標是為了提振就業市場,沙金特也引用著名經濟學家米爾頓弗李德曼的理論,指出貨幣政策很難永久性地影響經濟成長率和就業率。「目前的大環境下,我們有一整套的理論和證據,指出貨幣政策對於失業率和成長率,效果很有限。柏南特自已也說,貨幣政策並非萬靈丹。」沙金特如此說。

 

貨幣政策並非萬靈丹,只是他們吃藥我們卻要跟著吃苦

當世界金融市場中心的美國不斷下藥時,不只自己美國人民受苦,其它國家更是痛苦。而真正能受惠的仍是美國大型銀行與懂得如何利用財務知識落差而獲利的人,不過多數人都不是這兩者。

為什麼大型銀行會受益?以這次QE3來思考,當聯準會把銀行手上的房貸債務買回時,銀行將獲得更多的流動資金可以放貸,放貸的對象是:蓋房子的建商與買房子的人民,以及因為房價上升以為自己變富有而去借更多錢消費的人(剛好聖誕節也快到)。對於建商,因為可以透過蓋房子產生更多的資產價值而能獲利。而貸款買房與新增貸款的民眾呢?難道借愈多錢會賺愈多?當然不可能,民眾借愈多的錢拿去買房及消費,只有銀行會賺更多的利息,還有房地產經濟數字會變比較好看而已。就算到時候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銀行也不擔心,有了前例可知政府及聯準會仍然會出錢救華爾街(就像2008年金融海嘯一樣,民眾房貸付不出來倒帳後,政府為了止血只好出手救銀行,銀行經營不佳仍然不會倒閉)。

照理說,適當的量貨寬鬆對市場正面影響是有機會大於負面。比如美國在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後來也是透過二次世界大戰帶來的刺激市場物資需求與消費而走入尾聲,只是當時因為還有金本位制(貨幣發行量需以黃金儲備為基準),所以當時印完鈔票後政府必需走回常規的金融政策。但如今政府印鈔票已經沒有限制,而量化寬鬆次數跟頻率一多就只是讓更多的問題延後發生。就好像人吸毒一樣,每次吸精神就會好,不過吸的量跟頻率就要愈多與愈快,錢也要花的愈多,最後下場各位自能想像。

同時也別忘記,現在不是只有美國在印鈔票,全世界前四大經濟體系都在印鈔票:美國QE3,歐洲中央銀行無上限救歐元,日本早就來到QE8,而中國大陸也在日前就推出1兆元人民幣的財政刺激方案。別的國家印鈔票自己不跟著印一定吃虧,所以現在全世界政府都狂印鈔票救市。不知完美風暴是否就會真的來臨

財務知識的差距往往會帶來個人財富的差距,以上心得不外乎希望版友可以重視這種經濟政策問題帶給我們的影響,花一些時間學習並找出保護自己資產的方式,或是先沉住氣準備好資金等待檢便宜的時候。經濟數據留給政府及經濟學家去研究,我們只要管好自己的錢包就好。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