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開始學習理財以來,我發覺平日大部份我都是固定做幾件理財事:每天記帳,定時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查看自己的投資績效,每個月底整理自己當月的消費情況,了解自已花錢有沒有超出預期的範圍。基本上每天要做的理財事情有百分之八十是差不多,照理說每天都做一樣的簡單事應該沒什麼困難與阻礙中斷我理財,不過我發現事實卻不是如此。印象中過去我至少中斷過理財五次以上!最長有約半年,有時是一個星期。有了較多次的經驗後,我漸漸摸索出一套讓我回複正軌的方法,而我也把這種偶發的情況稱為遇到理財亂流。
坐過飛機應該有經驗,有時飛機在上空飛行會遇到較不穩定的氣流,這時機長會透過廣播告訴大家目前氣流不穩定要乘客回座位上坐好,提醒大家把安全帶扣上的那個信號燈也會”登”一聲的亮起,美麗的空服員會立即要求還在走道上行走,以及等候上廁所的乘客再忍一下先回到座位上。一切都是為了安全,因為待會通過不穩定氣流時,感覺會像是在崎嶇不平的路上開車一樣顛簸,如果沒經驗的可以看網路上比較跨張氣流的影片感受一下這種的感覺。而我所說的理財亂流就像如此,度過的方法也很類似,就是回到「原位」上坐好等待氣流度過。
回想一下自己有時是否會突然忘了記帳好幾天?或是你明明知道應該利用休息日研究一下你投資的基金、股票績效,但後來放假時卻提不起勁做這些事?不然就是原本月初訂好的花錢預算,到了月底時才發現破表?如果你曾經有過這樣經驗,那就是我說的理財亂流,相信大部份人後來都有順利解決,但也有不少人會因此而中斷了理財,等到重新想要理財時又浪費了一些光陰。(切身之痛呀…)
先來看看什麼時候容易遇到理財亂流?通常是生活中跟理財無關的事情突然佔用更多的時間,然後間接影響到自已理財的步伐。比如說工作突然變的煩與忙就是常見的例子。遇到連續假期也常會讓人暫時中斷理財(特別是春節長假那種)。其它還有跟另一半吵架心情糟不想做事,出國旅遊或出差回來無法掌握旅程所有花費….。如果在以前我碰到理財亂流時,我都會強迫自己繼續做平常應該要做的理財事,只是這些事再怎麼說跟躺在沙發上,左手拿著飲料右手抓零食看電視耍頹廢比起來難度高太多,所以我發現那時心理都會跟星期日隔天要上班一樣心中產生反感去理財。不過我後來發現這樣實在過於危險,因為某種層面上我是在「強迫」我自己理財,而強迫總是帶著負面的感受,對於理財有負面的感受不是好事。
所以我都會如何處理理財亂流?第一步我會把每天要做的理財事減少到只有記帳就好,除了記帳其它理財事就先暫停不做,讓自己那段時間不要有壓力的去理財,基本的帳本固好就OK。依我自己的經驗,遇到理財亂流時,只要做到最基本的每天固定記帳,就能安然度過亂流重新回到正常理財的日子。
不過記帳終究只讓我「撐」過亂流,對於把動力調整回來似乎幫助不大,我發現還需要處理自己的金錢情緒才行。所以這時除了記帳,我會開始把以前提醒我要學習理財的書或是故事、文章拿出來再閱讀一次。我發現這樣做效果極佳!有時才剛看完故事就會有動力做理財事。久而久之,我也挑出自己認為對理財最有幫助的幾個故事,偶爾動力減少時就會把它們拿出來看一下。
理財就像工作一樣,有做才會有成果,顧好理財的情緒才能支持自己繼續學習理財,如果下次你發現也遇到理財亂流時,試試我說的方法固定記帳+故事回顧,相信應該會更快讓你的理財動力恢復到原本的水平。
推薦以下幾本書可以幫助自己恢復理財動力: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作者演講影片)
習慣的力量 (讀書心得)
誰殺了我的牛(網路導讀分享)
下個富翁就是你(讀書心得)
只用10%的薪水,讓全世界財富都聽你的(讀書心得)
2 則留言
富朋友的記帳本就像錨一樣~在財務亂流中穩中我們的步伐(寫的好像在歌頌蔣總統一樣)
文筆真好!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