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如何存錢」或「存更多的錢」,是很多人常問我的事。最直接明白的答案確實是增加收入或等老闆加薪,然而只能寄託開源的話,個人理財將失去大半意義,也小看自己管理金錢的能力。
今天我們就來從不同的角度尋找答案。首先我要將「如何存更多錢」這個問題換個方式問:在收入不變的情況下,如何有更多的動力去存錢?
有趣的是,當我們把問題換個方式問,心中浮現出的答案也開始不一樣。這是暢銷書《QBQ!問題背後的問題》提到的觀念,如果你想得到正確答案,有時你要提出更好的問題。
所以,如何有更多的動力存下更多的錢?
找出真正「想」存錢的原因
如同汽車需要油,帆船需要風,若缺少動力來源,任何行動遲早也要停下來。回想一下,是否曾經下定決心發奮要努力存錢,一開始也很用心地記帳,追蹤每一分消費記錄、規劃每月支出預算,結果走著走著卻還是回到原點,過一樣的生活?
以技術面來說要解決這困擾,需要的是設定財務目標然後寫下存錢計畫,同時將自己的存錢過程盡量自動化。這些都是實際去做就能有效改善的事,只是之中還有個重要關鍵,如果缺少它仍然可能走一走就停下來。這關鍵就是在你寫下目標與計畫時,是否有觸動到內心真正想要實現的情緒。
這就是為何我要特別用引號框出「想」這個字的原因,你得要真正的去想,讓自己的心,跟存錢目標產生共鳴。如同我在《下班後賺更多》裡提到,影響人存錢的兩大原因正是跟動力直接相關:
假設你的小孩或是最心愛的人得了重病,醫生說只能活12個月,唯一解救方法就是購買最新研發的藥物,要價不便宜必須花費60萬元。在聽到醫生這個結論後,你會不會在接下來的12個月想盡辦法存到這60萬?我想多數人答案是:「一定會!」你會想辦法加班,兼職做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工作,會用盡各種方法甚至借錢,就為了存到這60萬。你有極大的存錢動力,因為有個重要的人等著你去救,沒存到就要和對方離別,你有非完成不可的原因及動力。
不斷電的存錢動力
所以,今天在你設下存錢目標時,或平日與購買東西的欲望拔河時,影響你的只是白字黑字的存錢誓言,還是帶有溫度的財務願景?比方說你想要擁有一棟自住房子,單單寫下頭期款目標金額仍不夠,還要把你渴望達成的原因也列出來,而且一定要是你真的在乎,會讓你想到如果沒有完成心中都會難過的原因。
同樣,如果你的夢想是要出國留學或深造,光是把「去國外遊學的壯舉」寫下來完全不夠,你得把真正能觸動你的理由也寫出來。為什麼想去國外?是哪個國家吸引你?該國的文化讓你感動嗎?還是你只想逃離工作或求學壓力的現況?如果,如果這輩子都沒辦法去,心裡會有多後悔?
最後一個「後悔問句」更是重點,用恐嚇自己實現不了的方式,往往可以確認出最真實的渴望,得到最大動力。
如同當初支撐我脫離上班族邁向財務自由的信念,除了身體上的警訊外,就是我心中想要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因此我不能被朝9晚12的工程師生活給綁住。所以我拼命地存錢,努力地學投資,用心地管理自己的財務,雖然過程中幾度因為操之過急,或是心裡不平衡而花超過預算的錢,不過我都能在短時間就重新回到該有的軌道上。原因很簡單:因為只要想到我不能提前財務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就有種無法呼吸的壓迫感!
真的很想?那就證明給世界看
有了渴望情緒的支持後,接下來你會更甘願的持續做這件事:擠錢。
是的,就是擠錢,你絕對沒有看錯,差別在你是用正面還是負面的角度看待它。以往我說過,省錢是存錢的一段過程,但絕不是要讓自己變成苦行僧,重點是在心裡上的平衡。但仔細再想想,平衡這兩個字到底是跟花得金額數字有關,還是跟心情比較相關?
肯定是心情。
如同尼采所言:「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如果支持我們存錢的是未來渴望的夢想,現在一切的省吃儉用都將是甘之如飴。我一再提到,延遲享樂不是種犧牲,反而是讓自己在未來獲得更大的滿足,事實上,你不可能犧牲掉什麼,只是先暫時不花錢,把錢留到未來花而已。
這輩子我們能賺到的錢絕對是有限,努力爭取加薪也一定需要,但最終關鍵還是在你能留住多少錢,而支持你留下來的原因是又什麼。只要原因愈明確,觸發的感覺愈強烈,這條路就走得愈不孤獨,朝向目標的意志也會更堅定。
所以,如何存下更多的錢?觀念與技巧我一定會繼續寫下去,不過你也需要常常靜下來思考這些問題:是什麼原因讓你渴望想存錢?如果沒實現的話,你的心中又有多後悔?
去找到答案,然後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千萬別讓自己真的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