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婷是個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雖然薪水只有4萬多元,在台北生活不算高,不過平時靠著規律的記帳、勤預算、做投資,每個月扣除基本生活費後還是為自己累積一些投資本金。但某次公司人力上的吃緊,卻讓小婷原本規律的理財計畫完全走樣。
雖然小婷上班時間固定,偶爾還是為了消化主管給的業務而需要加班,但至少七點前都還可以踏進家門,在睡覺前把當天例行記帳做完,每月照計畫存下投資本金。前陣子部門同事突然離職,主管短期找不到人手幫忙,就要求小婷先接手負責離職同事的業務。這臨時多出的業務量,讓小婷的下班時間從七點漸漸變成八點,然後延長到九點,最近更是出現十點才回家的情況。原本主管告訴她只是暫時的人力吃緊,所以小婷很負責的把當天業務都處理完才離開。但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二個月,更讓她困擾的是,這陣子因為下班時間又晚又累,回到家洗完澡只想躺在床上放空看電視,每日規律的理財就開始漸漸跳過,記帳也變成三、四天才記一次,幾次下來自己的收支漸漸亂掉,久而久之也就不想管了。
這現象剛開始都還不打緊,平時的消費習慣與累積的存款還是讓小婷生活無恙,只是打從接下額外業務到第三個月時開始出現警訊。在一次繳交信用卡費的時候,小婷發現生活費帳戶裡的錢竟然不足以支付卡費!迫使她要從原本定期投資的存款裡提錢出來,連帶當期的投資也被迫停止。此時小婷自己也知道理財步調開始變亂,但每天回到家的疲倦感仍就讓她提不起勁管理財務,不知不覺就愈來愈不想理財……
理財需要持續,但只要是人都會累
你是否也遇過類似情況而中斷理財?我想不會只有一、兩個人認同。雖然我常在版上說理財需要持續,但畢竟要做到這點實在不易。長期來說,內在的持續力更是決定一個人是富或窮的關鍵。就如同快馬需要休息才能繼續跑;耐力強的駱駝,也要停下來喝水才能走完沙漠;一個人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偶爾遇到阻礙是很正常的事,沒遇到才是反常。所以懂得幫自己渡過理財低潮也是理財中需要學習的事。
我在之前的上班環境也經常忙到10點才下班,過了12點才回家一點也不意外(住所離公司不到10分鐘車程)。曾經我也因為工作太忙、生活太累而中斷過理財,短則一、兩個星期,長也有半年,發生幾次開始注意到嚴重性後(存款不進反退,投資開始分心或亂投資),我才開始學習如何在出現理財惰性時,幫自己「喬」回正常軌道的重要性。
底下這三招就是我在出現理財惰性時會採用的方式,就算你現在還用不上,也建議你可以先抄寫下來,或是把這篇文章加進我的最愛,或許有天需要用到時,能幫你提早趕走理財惰性。
第1招:改用紙筆手寫記流水帳
出現理財惰性時,第一個要把握的重點就是:絕對不能中斷記帳習慣。
有次感冒我到住家附近診所掛號,輪到我時醫生將我的健保卡資料調出來,第一句話是說:「喔,上次生病的時候才剛當完兵,身體保養不錯喔!」當時我心想:原來醫生會看以前的病史呀。事後想這是理所當然,了解病人過去的病史很重要,這也是為何醫生總會把我們的病況記錄在健保卡裡,就是為了下次看病時,接手醫生能夠掌握你身體健康的「歷史」。
記帳的目的就是如此基本,擁有記帳習慣雖然不會讓你大富大貴,但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財富密碼,就要透過記帳來實現。特別是出現理財惰性時,更需要好好「盯著」自己的每筆消費。
不過記帳也是最容易被拖延不做的理財行為,所以此時降低麻煩度,改用手寫記帳,目的就是要讓記帳習慣不中斷。
方法很簡單:只要在空白紙上把日期、消費項目、金額這三個關鍵記下來就可以,日後有空時再把這些填寫到記帳軟體上,或是更詳細的記帳簿裡。我的作法是會直接在工作桌旁,或是放皮夾的地方擺上筆跟紙,回到家就直接寫在上面,花不到三分鐘就可以完成一天最重要的理財行為。
第2招:降低信用卡消費次數
生活或工作步調變亂時,也是最容易支出跟著破表的時候,所以這時我都會刻意減少拿出信用卡的機會,改用現金支付來實質控管支出。因為信用卡是「當月刷卡,隔月支付現金」,所以此時用信用卡容易讓自己的預算控管出問題。
刻意增加使用現金,一方面透過支付現金體會真正「支出」的感覺,同時配合第3招就更能做到實支實付的現金控管,不讓自己因太累而衝動消費。
第3招:暫時用信封理財法做預算
信封理財法雖然是個「過氣」理財技巧,不過這套古早現金流管理系統,是在沒有電腦前就被老一輩人發展出來,可見使用上非常單純不複雜。雖然現在漸漸不受歡迎,但同時符合簡單又能即時管理的好處非常適合理財惰性出現時運用。
好不容易,半年後主管終於找到新同事,頓時小婷的業務量也回到正常水平。雖然這段時間的壓力在工作上給她不少成長,期間負責的態度也讓主管給她高度評價。然而,將近半年的理財空窗期也讓她這段時間的財富停滯下來,存款不進反退,投資的基金也正好少扣到由下往上成長的區間。經過這一次經驗,小婷更了解原來理財不是順順的照計畫走就沒事,更要為了突然來的事情打亂理財計畫而預先做好準備。
(此故事部份為模擬情境,並非完全真人真事)
(1st image via VancouverCrea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