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第一桶金的念頭,迷人;尤其是想到一旦達成,個人財富等於是進入不同階段,累積財富的速度更是升級為快速版本,偶爾吃頓大餐或買個高檔物品犒賞自己都不為過。各種財務美好人生,以及擁有財務自由的小劇場都會不斷在腦中上演,讓人更期待實現的那天。
然而,存到第一桶金真的那麼好嗎?因為我有經驗,所以我想跟你分享達成第一桶金的心得,在此正式的跟你說:
沒錯!擁有那第一桶金真是非常的好。
因為目標金額很清楚,而且普世都有共識,所以達成時會感受一種努力得來的成就感,稍不注意走路都有風!而且擁有第一桶金後,你會明顯感受到資產收益帶來的好處;如果以存到100萬來說,達成後每年就有機會延伸生中6萬元現金流收益,等於每月多出5,000元的被動收入可以花,開心的不得了,簡直就是自動印鈔機!而且不少人會好奇擁有第一桶金後,是否第二桶金來得真的就很快?這也是真的!因為你將可以反覆運用達成第一桶金的理財知識,為自己帶來更多桶金。
嗯,只不過在你賺到之前,我還是要先潑一桶加冰塊的冷水給你。雖然存到第一桶金是種財務成就,但如何達成,累積的過程及方式,還有持有的正確觀念,都可能跟你原本想的不一樣。
別再存別人的第一桶金
每個人的收入能力、經濟狀況都不一樣,所以別再把100萬當作是自己第一桶金的目標了,那是別人的目標,不是你的。你該擁有的目標,或許是30萬,也可能是300萬,這都要看你目前的經濟能力是如何,其中最大的影響就是當下的工作收入。
想想看,如果你們公司要全體員工加強英文能力,設定的目標是限定一個月內說得跟美國人一樣溜,沒通過測試就減薪,這樣……這樣合理嗎?一定要翻桌的吧!同樣地,領3萬元薪資的人,跟領10萬元薪資的人在存到第一桶金的速度上也會不同,所以兩個人對第一桶金的目標數字應該要不一樣,若再考量生活環境、家庭財務背景差別就更大。所以你必須設定自己的專屬目標。
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我最建議的就是以「時間」為衡量達成方式。舉例:經過評估,小明覺得自己一個月存下台幣1萬元投資理財已經是極限,再多可能就要吃土才行,那麼他專屬的第一桶金目標就可以設定為持續存一年12萬元,或是存三年36萬元。改用這方式有很多優點,一來目標清楚,就是專心每月存下固定的錢,因此執行的動力會提升;再來完成時間確定,只要持續努力足夠的年數,就幾乎能確定會存到那一桶金。
不靠機運!而穩定存到100萬
不過確實,如果第一桶金的數字設定成台幣100萬元,聽起來好像比較厲害。但也正因如此,很多人才會一直存不到100萬。
為何我會這樣說,因為就是100萬看起來太誘人,而讓許多人急著想賺到它,導致設定的完成時間跟本不符合實際。來做個測驗,你覺得對一個每月存1萬元的人,花七年的時間才存到100萬元,這樣算快還是慢?
以我的經驗來說,還真是不少人覺得很慢。七年耶!哈利波特主角都要34歲了,會不會太慢了?可以三年就存到嗎?不然五年好了,五年應該夠了吧?!
五年的時間是夠了,只是很可惜,若要達成你的投資能力可是要比巴菲特還厲害。請容許我掐指一算(最好是啦!),如果每月存1萬元去投資,5年內要累積到100萬需要26%的年複利報酬,而且是要連、續、5、年!這難度真的很高。
那7年需要的報酬率呢?或許7年的時間比較考驗人心,但事實上累積到100萬的機會可是大幅提升,因為你只需要每年約5.7%的報酬率。千萬別小看這每年20%的報酬率差距,很多人因為想追求這20%的高報酬,反而把自己的收入當石頭一樣投入水裡,一去不回。
財富累積是非線性的
接著我們來談談複利,別擔心,我會把數學那部分拿掉。
複利給我們重要的觀念之一,就在於財富是會非線性成長。道理很簡單,隨著你開始存錢,你的本金愈來愈多,所以更多的本金就會產生更多的收益,因此你的財富曲線應該會是曲線成長而不是直線成長。
所以關鍵來了:
你目前能存的錢愈少,就愈要有耐心去累積財富。
如同你不會第一次爬山就挑戰喜馬拉雅山;第一次路跑就要參加全程馬拉松;第一次應徵工作就霸氣地說要做總經理;財富累積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存第一桶金雖然是個值得追求的財務目標,但你愈是急著想要完成,就愈容易被快速致富的方法吸引,結果是比預期地還慢實現。
多點耐心,把握這5點觀念
所以回到標題:如何存第一桶金?總結文章我建議你把握這5點:
- 開始設定專屬自己的第一桶金數字。(存1年、2年、3年?)
- 別再乎「多久」達成,要再乎是否「依計畫」達成。(別貪快)
- 專心從收入中分配更多的錢去投資累積,這才是提早實現的關鍵。(存更多)
- 先求穩定的累積,再思考加快速度的方法。(投資報酬率要合理)
- 多點耐心,記得財富成長是非線性地累積。
不論你現在處在什麼人生階段,只要是剛開始理財,都會需要克服初期本金不多的情況,走過財富只有「點滴」成長的過程。可是一旦突破後,資產與收益就會增加愈來愈快,那時前期的努力就會知道有多值得。
擁有第一桶金真的很棒,但別忘了,實現的關鍵在於,你是不是用正確的觀念去存。
(1st image via Sharon & Nikki McCutch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