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在公車上手拿書本假扮文青時,我讀到一個觀念解開多年這個困惑:為什麼要一個人開始記帳如此困難?解開我疑惑的不是什麼理財書,是一本談行為心理學的書,而且這部分的觀念我曾在其他地方讀過,唯獨這次看到時才恍然大誤,直在心裡大喜:「原來如此!」
為什麼…為什麼你不記帳!?
先跟我坐趟時光機,回到前陣子與朋友聊理財的時候。朋友知道我對理財有興趣,心想我應該略懂略懂投資,就前來請教如何把財理好。那時《下班後賺更多》還正在寫,沒能即時拿出來閃光一般,所以就口苦的指點幾個方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議要開始記帳。接著我就劈哩啪啦說著記帳有多好、有多棒,可以搞清楚都把錢花去哪裡,一個人沉浸在記帳的美好世界裡。
可想而知,身上這股如同魯夫想當海賊王的熱情一定能感動我友,正當我依依不捨講完記帳最後的優點時,心想坐在對面的朋友應該已是熱淚盈眶,彷彿見到重生機會般地想要握住我的雙手大聲說感謝。
「……這些就是記帳的好處,真的!」我開心地說著,眼睛彎成像條橋。
「…… ……」朋友一時沉默沒回話,我心想是我耳朵出問題嗎?
「所以要記帳囉,那我知道了。」朋友終於回話,但表情跟聲音顯然沒什麼熱情呀!
看到我友這樣的反應,心情也瞬間平靜下來,原來沒有成功點燃朋友記帳的熱情。不過沒關係,至少他願意記呀!而且這場子我看多了,網路資訊發達,大家都清楚學理財就是要先學記帳,沒啥大反應很正常。所以我就跟朋友再說些簡單的記帳原則,然後兩人就高興的回家去(現在想想也可能只有我高興。)
一、二個月後,某機會又再跟朋友見面,聊天時順口就問目前記帳情況:
「嗯……沒在記了。」朋友這般回答,說實在我並不意外。
「為什麼?」我習慣性接著問。
「記了幾天就……就沒再記了。後來我覺得好像也不用特別記,想想平常都有大約在抓支出,透支的可能性不高。」朋友知道我盛情難卻,所以說話比較小聲,一整個比我還文青樣。
「沒關係。」說完這句我就把話題叉開,聊其他生活大小事。以前的我可能還會多加把勁說服對方要記帳,但人總是會長大的,現在理解想要一個人改變,最好的方法還是等他自己想改變。
不過那時的我還存在這個疑惑,雖然沒有顯露在臉上,但當下心裡還是滴沽著:為什麼想讓人持續記帳是如此不易呢?
現在我已經有答案:因為失去的痛苦,比得到的快樂還大!
給一點自由,比不給自由還危險
要解釋這可能的原因,要先來一則外國歷史報導:
1991年時,戈巴契夫積極推動蘇聯改革,決心開放社會與人民自由化,後來被舊思維團體發動政變給軟禁起來,打算恢復成以往的舊專制。原本該團體想說人民不可能有意見,因為過去也沒聽大家吭一聲。誰知道,當人民嘗過自由的滋味後,再把自由給奪走已是不可同日而語,心裡的鬱卒顯然大上許多。因此,原本政變團體預期會默默承受的人民開始反抗,最終不得已才請戈巴契夫出面平息,蘇聯也正式邁向新的紀元。
失去曾經擁有的事物,人會自發性地排斥,這叫 Loss aversion(中文可翻抗拒失去或厭惡損失)。
心理學家就曾做過實驗,若要人玩猜銅板正反面遊戲,猜對能贏錢,猜錯則輸錢,那麼贏的金額要高出輸的金額多少,人才會接受玩這遊戲?(你可以現在就試想,如果猜對我給你1,000元,猜錯你要給我1,000元,你會想跟我玩嗎?)
實驗得出的平均答案,是猜對拿到的錢至少要比猜錯時多二到三倍。也就是贏時拿二到三千,輸時給一千,這樣的方式人會覺得比較合理。
換句話說,人對失去的感受總是比得到時還強烈許多。
所以……所以為何人會不想記帳呢?(泣)我覺得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記帳,會讓人有種感覺,認為會失去可隨意購買東西的快樂與自由。
但相信有在持續記帳的人就知道,雖然是有可能失去這樣的短期快樂,但其實得到是更多掌握自己各項現金流向的能力。而且說實在,如果記帳持續到第二階段時,你還能存下更多的錢。雖然看似失去原本隨意買東西的快感,但是更可能得到未來過較好生活品質的自由,有能力買更好的東西。
所以,你有在記帳嗎?放心!我不會強迫你,因為改變需要從你自己開始,寫這篇文章只是希望你從不同角度思考,阻檔你記帳的原因是否正是恐懼失去自由的心。然而也請讓富朋友語重心長地提醒一句話:現在不理財,老年時就沒財理喔!(← 這句是威嚇語無誤)
P.S:如果你看完這篇覺得對周圍朋友有幫助記帳,按讚後就順手按分享給自己好友囉。我努力寫文章,你熱心推記帳!
(1stimage via rsgr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