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每週電子報中分享過閱讀《Look Again》原文的心得,最近找書單時看見繁體中文版《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上市。把心得稿重新整理後上傳,讓電子報讀者「再看一次」,新讀者能更深入理解作者寫書的觀點。
這本書在談論什麼?
《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探討人在不同生活領域中,習慣化(habituation)和非習慣化(dishabituation)會如何影響我們。
這本書由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凱斯.桑思坦( Cass R. Sunstein)跟麻省理工學院認知神經科學教授塔莉.沙羅特(Tali Sharot)共同撰寫。
作者在書中指出,習慣化讓人對重複出現的事物麻木,從而降低了生活動力和創造力。反之,人可以透過非習慣化重新審視和改變環境,可以幫助人恢復對周圍事物的敏感度,提升幸福感和創造力。書中的應用主題頗多,涵蓋幸福、創造力、道德、資訊應用、健康、安全、社會偏見等多個領域,雖然少了深入探討的空間,但也有助於建立習慣與非習慣化的概念。
綜觀全書,書中令人啟發的重點之一,是關於「幸福感和習慣化」的部分:作者指出,人們在經歷重複的美好事物後,會逐漸失去對這些事物的敏感度,這就是習慣化,也是我們應該留意的事。
例如,度假最初帶來的快樂感會在幾天後減弱,因此最好的度假長度體驗是在2到5天之內。另外,人也可以通過改變日常小習慣或環境來實現「去習慣化」,重新感受生活中被我們麻木的美好。
光從書名來看,這本書讓我聯想到同是談論習慣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不過這本書把重點放在定期審視和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習慣化跟非習慣化兩者之間,保持對美好事物的敏感度和幸福感。
為什麼我們會對好事麻木?從金錢跟經歷說起
大量研究表明,把錢花在獲得體驗、經歷上,會比花在購買財物來得快樂。這點我在分享《別把你的錢留到死》中提到過,自己在生活中也驗證過。
只是,既然如此,為何人們還是比較想要購買財物,而非捨得把錢花在體驗上?
書中提到,這是因為花在體驗上的錢會瞬間消失,但購買像是家具、冰箱、車子、飾品這類的財物,甚至是房子,因為可以保留使用很久,有些還會隨著時間增值,讓人感覺起來金錢並沒有花掉,而是變成另一種資產保存下來。相比之下,人會更願意花錢購買有型的物質。
然而,研究也顯示,花在體驗上的經歷確實讓人更快樂,原因在於人的體驗不容易「習慣化」。隨著時間經過,我們的體驗會沉澱在記憶裡,如同美酒愈沉愈香。反之,人很快就習慣買來的新東西,快樂感很難維持下去。
因此,如果要追求人生滿意度,我們應該把經歷跟體驗,看得比金錢跟財物還重要,這觀點你認同嗎?
先說我的想法。多數時候我認同。因為金錢就是一種工具,除了讓我足以生存,如果它無法為我帶來正向感受,金錢對我來說反而變成枷鎖。
但,我也並非完全支持這樣的想法。原因在於,舉凡人的感受,最怕的是麻木。
習慣化會使人對生活麻木
書中提到一個來自影集的杜撰故事:
瓦倫丁是一位罪犯,在一次犯案過程中被警察開槍射傷而送醫。醒來後,他發現自己並非躺在病床上,而且身旁有一位他不認識的人。看起來並非警察或醫療人員,但也不是熟人。
那人自稱皮普,看到瓦倫丁醒來後便宣布他的死訊。瓦倫丁聽到後先是錯愕,但隨後皮普說的話讓他的心情平復不少。
「我可以滿足你任何物質上的願望。美酒佳餚、賭博快感、住在一棟大房子裡。喔,就連色色的事情也 OK 喔!」皮普笑著對瓦倫丁說,表情看起來很賊。
「這裡一定是天堂。」瓦倫丁心裡想著。
隨後幾天,瓦倫丁都處於瘋狂玩樂的生活,而且什麼物質願望都能實現,他的體驗也來到了巔峰。
只是再過幾週,無聊感開始襲擊瓦倫丁。什麼願望都能實現的生活讓他開始感到乏味。某天,他實在受不了了,便請求皮普送他去「另一個地方」。
「就是……那個有熊熊烈火,那個會折磨人的地方,你知道吧?」瓦倫丁對著皮普暗示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是地獄。
皮普聽完睜大眼譏笑:「蛤?你以為這裡是天堂?這裡就是另一個地方了!」
一旦麻木,人就會無聊;一旦無聊,大腦就會開始排斥。
習慣化會減損原有的樂趣
我們都經歷過,再好玩的地方,玩久了也無趣;再好吃的餐點,吃多了也無味。
如同瓦倫丁死後的體驗,當你隨時能做一件事時,那件事對你的吸引力會少很多,久了之後還會感到無聊。
比方說我喜歡去大阪旅行,有一次安排將近十天的旅程想在大阪深度旅遊。然而,那次的旅行體驗並沒有多好,最後幾天也開始覺得無聊。整體下來還是開心,但就是在後面幾天感覺旅行的體驗「日常化」了。
書中就提到,有人專門分析旅遊公司回收的問卷,發現一趟旅行的保鮮期不到兩天。在度假開始後43小時,旅客的快樂感會逐漸達到頂峰,在第二天結束後,一切的感覺會開始走下坡。
人會開始習慣飯店,習慣餐點,習慣放假的悠閒步調,直到回到上班的繁忙日子才又開始懷念度假。
因此,也有人建議,適度分散假期進行小旅行,多次體驗每次旅行最初的快樂感,可以獲得更多的旅行樂趣。
為什麼我們會對壞事容忍?
相對來說,習慣化也會發生在人看待壞事時。著名的「習得性無助」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提到,當人長期暴露在負面環境中時,心理和感官會逐漸習慣這些負面刺激,從而對其失去敏感度。
例如,作者曾分享過一段生活經驗,到了一個新城市發現該城市空氣品質不好,但當地居民已經習慣了這種環境,對此不再感到驚訝或不適。
作者指出,這種現象在其他情況下也會出現,例如社會上的歧視和偏見,這些問題在某些社會中普遍存在,人們卻逐漸對其習以為常,並不再認為這是不公正的。
從這些角度來看,作者把生活中習慣化的能力,延伸到更大的局面,包括國家政府的無能,或是公司職場上的不公平,表示習慣化可能導致人雖然可以對壞事的容忍,但應該要有警惕,而不是因為麻木,變成了麻木不仁。
去習慣化,重新體會美好
然而,雖然類似旅遊這種日常中的事情可以分散來體驗,但人生呢?我們有辦法多次分散自己的資源——金錢、時間、精力——去創造更快樂、更滿足的人生嗎?
不容易,因為人生很多地方都需要先投入大量的資源才能換得。
比如為了自住而買房。先不考慮日後換屋的需求,許多人終其一生就買一間房子。但買房可是人生數一數二的財務決定,花在買房上的500萬,跟出國100次的旅行,兩者並無法比較。買房不是一種體驗,卻可能影響接下來十幾二十年的人生體驗。
難怪,有人說人生就是一種賭注,因為影響人生走向的幾乎都是重大決策,舉凡買房、轉換工作跑道、移民、結婚生子、創業,這些都不是體驗,而且難以累積「經歷」,卻可能影響人一輩子。
當然,如果你的人生開局成功(出生在有錢人家),或是一路上有撿不完的寶物(求學、工作、收入順遂、投資翻倍),荷包滿滿自然很多問題都能解決。
但想想瓦倫丁的際遇,誰又能保證那樣的人生會無憂無慮?
所以,或許有另一條路,是繼續遵循看似被綁住的人生規劃,循著一條多數人走的路(學校畢業➡️賺錢存錢➡️成家立業➡️置產➡️退休),但在過程中盡可能讓自己的生活體驗「去習慣化」。
重新觀察生活,在有限的資源裡放大幸福
本書的書名取得玩味(原文翻成中文為「再看一次」),意思是要人重新體驗身邊的美好——再看一次你曾經心動的街景;再回想一次當初讓你工作有熱情的原因;再享受一次曾經讓你讚不絕口的食物。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圍繞在習慣化和去習慣化。書的核心觀點提到,我們要提升人生的多樣性,避免習慣化了生活,因為當你習慣了一件原本美好的事物之後,你等於就毀掉那件事的體驗了。好比我那次去大阪旅行,因為習慣而減低了旅行後段半的體驗。
同理,當你習慣化自己的生活之後,也難以體會人生原本既存的美好,除非你去尋找更新鮮的刺激,否則就會感受到人生很無聊。
有了更多錢的話,自然能去找更多、更新鮮的刺激,但我想那不是長久之計。相較之下,試著設計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能重複體驗已經擁有的事物,或是掌握一些心理技巧,讓自己可以開心享用或放大自己的體驗,或許是更好的方法。
除了前面提到分散旅遊的例子,書中還提到當你在餐廳用餐時,如果幸運地坐在視野很好、很舒適的座位,剛入座時你會感到開心,但隨著時間推移,你會開始習慣那個座位的視野。
此時,你可以到餐館其他地方走走,待在比較吵雜、擁擠的地方一陣子,等回到舒適的座位後,你就會重新體驗——也提醒自己——自己的位置真的很好。
後記:解讀生活,不再對好事麻木
讀到書中餐廳這段時內容時,我想起有時候在餐廳用餐時,途中上洗手間會經過一些位置看起來比較擁擠的座位,等回到原本座位時的確會感覺自己還滿幸運的,能做到比較好的位置。
想想,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幸運,有時是需要自己刻意解讀和創造的,不是嗎?關於這點,我覺得跟《富裕,屬於口袋裝滿快樂的人》提到很像:物質本身的價值,都是由人類的內心價值所賦予。所謂的富裕,應該是先由內心深處感到滿足,人生才會真正感到幸福。
當然,我們還是會輕易地習慣化擁有的事情,這是大腦演化而來的生存能力。所以我們才要練習去習慣化,讓自己的人生豐富起來。
我認為,兩位作者寫《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的用意之一,是希望透過研究觀察和分析,期許能提升讀者的人生滿意度、幸福,找到動力過有意義跟心理豐盛的生活。
不過我讀著讀著,發覺也是在提醒自己要懂得珍惜,懂得感謝,懂得主動看見生活中好的一面。
我想,這是在有限資源裡放大生活滿意度的方法,是值得我們一再提醒自己不枉此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