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我在建構投資理財系統時,起初重心都放在「報酬最大化」上,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這件事合情,但不合理。
合情,因為那幾年是我從學校畢業融入社會的階段,加上還年輕想要快點提升經濟能力,就希望透過還不算多的本金,盡可能賺到更多的錢。當然,要冒的風險免不了,所以現在回顧當時的投資紀錄,報酬經常在正負之間高低起伏。
不合理,原因是我在經歷更多年的市場循環,外加逐漸掌握投資理財系統的重點,我覺得把心力不應該放在「報酬最大化」上面。原因在於,報酬能否最大化這件事,很多時候不是我能控制的。
這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一為人生,二為工作經驗。
先說工作經驗好了,因為它可能比較無趣🤣。以我之前當工程師的經驗,從研發到產線,整個流程可以勘比一個系統,每個環節都像是一個齒輪互相牽連著。其中,必定有幾個環節是無法控制的事;比如當天儀器出狀況,環境溫度改變,使用的物料品質有落差等等,甚至生產人員當天狀態都有影響。
而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把可以控制的事情做到最好,提升做這些事的正確性,以彌補其他不可控之事所產生的「變化」。簡單來說,把可控制的控制好,把不可控的掌握好,整個系統會更趨於穩態🧘。
從人生角度來看,道理也差不多。我們每天遇到的人或事,都包含可控與不可控之事。如同我在 FB 上寫的這篇文,人應該把心力關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地方,而不是被不可控制的事情攪亂情緒。
哪些是人生不可控的事?我列幾個你應該能意會:每天路上所發生的事、別人對一件事的看法、無法改變的過去、明天會下雨還是晴天。至於可以控制的則是:自己的情緒、做事情的態度、某件事帶給自己的觀感,還有你看一件事的角度。換言之,不可控制的事情通常都是「別人」的事,而跟「自己」有關的事,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事。😌
所以回到今天的主題,如果你的投資理財要穩定成長,你也應該要把心力關注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比如說,金融市場的變化是否能控制?我年輕時以為「多少有機會」,只要看懂經濟趨勢就行,但現在知道「完全不可能」。再來,能否在短時間就獲取暴利?當然有機會,但成功機率高低你也無法控制,否則就是所有知道的人都能賺到那份暴利了;套一句現在的遊戲流行語,投資裡沒有「仿生淚滴」。
不過,我並非要否認世上存在短期致富的方法,我相信有,只是我知道那是少之又少的人才能實現的事,何況我更相信的是,兩個地球上不同角落的人採用相同的方式,結果可能一個成功了,另一個可能是財產歸零。😵
總而言之,我「希望」自己是幸運兒,但我「知道」不該認為自己真的是。所以我後來的財務目標是打造盡可能穩健的投資理財系統,把自己能掌握的部分做好,努力存錢,了解趨勢,固定投入,其餘的就是耐心生活,也用心生活。
有趣的是,當一個投資理財系統越穩健,越可以容納更高風險的投資方式,無論是創業,或是投資高風險的標的,或是近來的加密貨幣。因為你大部分的投資理財部位是穩定的,所以就算那些失敗了,對你的損失也不至於造成太大傷害;反倒是如果成功了,你感覺更像受到幸運之神眷顧。
但還是提醒,加密貨幣是千萬要謹慎投資的東西,它的本質跟趨勢真的不是用來投資的。
這就是今天想跟你分享的內容,後續還有很多觀念可以延伸,有時間我會在電子報中跟你分享。也歡迎有興趣的人可以回信跟我說,我會更有動力來寫這方面的內容😎。
以上就是我這週想跟你分享的電子報內容,希望為你帶來一些啟發。
📮本週還想跟你分享
這陣子我花很多時間在剪輯影片上,體會到一件事。
我在 YouTube 頻道上的影片大部分都是自己剪輯的,姑且算是有影片內容製作的能力,但這次為了增加效益,我試著密集學習更多製片的技巧。這陣子就有點像報名「集訓班」,學了很多以前沒留意的竅門,還提升知識內容產值的能力,整個效率跟製作的速度都大幅提升,而我的想法是:「啊,我以前到底是在做啥?怎麼不早點學😆!」
其實,人在培養自身新能力也是,就跟學習外語的概念很像。如同以前在學校時準備英文是為了考試,所以「應付」的層面居多;出社會後因為有實際需求,所以學起來的動力也不同,進步的速度跟深度也加快。
我相信不少人出社會後有過一種體會:「早知道以前在學校多學一點。」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出社會碰到實際用途,學習的動機與成效才有落差。
如果你也正在學習某一件事,你也可以體會看看是否正是如此,也希望你出現「啊,我以前到底是在做啥」的感覺,說來,那可是一種你突破自我的明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