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該把自己逼到什麼極限?

你該把自己逼到什麼極限?

坦白說,「該把自己逼到什麼極限?」這問題一直以來是我會思考,但也困擾我的問題。

我姑且算一個自律的人,以往做過多次個人特質測驗,其中自律能力都是我個人的相對強項。此外我的執行力也足夠,對於目前從事的工作也很喜歡,而且我的習慣是當我對一件事產生興趣時,心中就會無法克制地想投入時間做它;我會想全力以赴,會想把自己逼到極限。

然而,這些都只是跟心智、意志力有關的問題,但有個問題始終是我無法克服,恐怕也沒有人可以克服。

人的體力有限。

我習慣用電池來解釋人的體力🔋。人一天的能量就跟手機電池相似;不只有限,還需要充電。每個人擁有的身體電池容量、蓄飽電的速度都有天生上的差別。也就是說,當你看到某個人沒日沒夜地工作時——先撇開健康問題——你要留意的是對方的天生電池容量或許就是比你高,或是充電速度比一般人快,俗稱的體力條比其他人長。

你說這是優勢嗎?當然是😶。

關於這個電池認知,我大約是在十多歲時就體會過,因為我有個同學的蓄電力就是比一般人快。那是在某次與他閒聊時得知,他不分平假日都是早上約莫五點多起床,每天只需要睡六個小時,而且中午還不需要午睡。當下我訝異他豈不是每天都睡不飽?因為我每天就是要睡滿約八小時才會有精神的人,如果長期只睡六小時肯定精神萎靡。

後來知道,他一直以來都是睡六個小時,每天睡到自然醒而且精神飽滿。更氣的是,他說他就算忘了取下隱形眼鏡睡覺,隔天眼睛也不會不舒服。而我則是如果沒睡好,隔天連戴隱形眼鏡都會不舒服,更別說哪敢沒拿下隱形眼鏡就睡覺😱。

這肯定是優勢。我當時就想,因為只要睡六小時,等於他每天用來準備課業的時間不就比我多兩小時?不過他對讀書的興致沒有特別高就是。所以體力是優勢,但也要看你是用在什麼地方。

何況,跟別人比優勢,永遠比不完。人類經過演化已經把一個心態常駐在基因裡:我們擅長關注別人擁有而自己沒有的特點,同時忽略自己擁有而別人沒有的特質。

簡單說,我們不會拿自己好的一面去跟人比較,而是從別人身上挑出自己沒有的東西,作為自己活著的目標。縱使,那些根本不值得成為自己的目標。

除了人的體力跟電池同樣有限,還有一個我們體力跟電池很像的地方:最大的蓄電力會隨著時間而減少。

沒錯,就是那該死的年紀!上面句子中「減少」兩個字應該改成「老化」,但我實在是不忍寫🥺。隨著年齡增長,人會慢慢覺得好像不容易睡飽,電池充電能力老化了,當然一天的體力也會更快消耗完。

所以,我們該把自己逼到什麼極限呢?我覺的這個問題不只要考量逼到「什麼」極限,還應該看你現在處在人生什麼「階段」。若以40歲作為分水嶺(為何是這數字,稍後解釋),40歲之前應該要試著逼出自己的極限,此階段正是「安逸雖好,但別太早」的時候。畢竟40歲之前的人生處處充滿機會,也充滿著不確定性。你很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做過以後比較容易知道。

至於40歲之後,則應該克制凡事想要衝到極限的念頭,動不動就跟別人拚體力,而是要想想如何運用自己手邊的資源,過往累積的能力,甚至是所謂的智慧,來解決眼前的問題。再進一步看,應該要坦承地說服自己,同時瞭解也接受,人生其實有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即便做到極限也無法改變。

以上就是今天這封信想跟你分享的事,希望這些想法能為你帶來一些啟發🧑‍💻。

*用40歲做分水嶺只是一個考量人均壽命的概念,坊間也有「人生不過3萬天」的說法,最近則有一本書是叫《人生4千個禮拜》,這些換算下來差不多都是預估人類活到80歲左右,取一半就是40歲。當然,每個人都不一樣,我自己以前是用30到35歲歲來當分水嶺。

📮本週還想跟你分享

專欄作家 David Brooks 前陣子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分享一些至理名言,是來自趨勢專家 Kevin Kelly 寫的話,我覺得裡面充滿智慧,挑了幾條給電子報的讀者:

✏️ 僅僅因為不是你的錯,也不代表你就沒有責任。

“Just because it’s not your fault doesn’t mean it’s not your responsibility.”

✏️ 當你完成一個工作(專案)的90%時,要完成最終細節將需要另外90%的時間。

“When you have 90 percent of a large project completed, finishing up the final details will take another 90 percent.”

✏️ 我們對自己說的最大的謊言是:我不需要把它寫下來,因為我會記得。

“The biggest lie we tell ourselves is, “I don’t need to write this down because I will remember it.”

✏️ 永遠不要鬼祟地做一件事。如果你正在做一件不希望別人發現的事,那或是就是錯的。

“Never be furtive. If you’re doing something you don’t want others to find out about, it’s probably wrong.”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