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掉進「落差心態」裡了嗎?

事情起初都很難,但有進度就不怕困難

過去有一陣子我對設定目標有點反感,認為追求目標只是一場無止境的遊戲,彷彿行駛在環狀線上的火車,抵達一站就要再前往下一站,看不到終點。

可是,一方面我又知道設定目標的重要與必要性,它就像是生活與工作上的北極星,可以在荒蕪的日子裡給予自己一個方向。

直到後來,我慢慢理解目標存在的用途——是要設定目標,但不應該只看重目標。因為目標的存在,不只是包含達成的意義而已,更是確保自己走在想要的人生道路上,也提醒自己不能只是重視結果,更應該重視過程。

最近我讀到一本書再度學到新的詮釋視角,該書寫到人會以兩種心態看待自己的人生進展,一種是落差心態,一種是收穫心態。抱持落差心態時,人只會關注自己跟目標之間的差距;持有收穫心態時,則會關注自己已經實現多少進展。書的中文書名就叫《收穫心態》,原文書名也很有意思,叫 The Gap and The Gain。

要持有收穫心態的原因,是我們要提醒自己不論在生活或工作上,你當下已經實現的成就,往往都比自己認為的還多。然而,或許因為大腦的生存機制,在沒有刻意自我提醒的情況下,人總是習慣用落差心態看待自己的人生進度😕。

比如,距離房子的頭期款還「差」多少錢?還要「多久」才能升遷?或是,跟某個目標差身而過,「差一點」就實現了。像有研究就發現,運動競賽中如果第二名的成績只差第一名一點點,在頒獎時拿銅牌的人表情會比拿銀牌的人還開心。

保持落差心態,會讓人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摧毀自己辛苦的付出。

此外,落差心態還會把人關注的焦點導向不可控的外在因素。書中就說到:「當你保持落差心態,你會對外在事物產生一種不健康的依戀。」

我們會覺得自己需要更多的錢才可以,即便已經擁有幾年前就期盼的存款財富;會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即便已經得到不少人的肯定。會覺得自己的外貌、身材還差些什麼,會覺得自己目前的成就不值得一提,還有下一個目標應該要達成。

結果是,達成一個目標後開心沒多久,就會忙著去追求下一個目標,如同環狀線的火車,沒有終點。

🌳收穫心態的不同

相對來說 ,收穫心態則是要提醒自己目前已經有多少進展,而不是關注自己還缺少什麼。作者建議我們應該找時間把自己過去完成的事情都寫下來,在每年年底回顧自己過去一年完成的事,提醒自己達成多少成就。

我自己是多年前就習慣記錄工作與生活上的特別時刻,上面記錄我何時完成了第幾本著作,或是個人財富淨值突破多少金額,還有去了哪些地方帶來美好回憶,跟家人朋友特別的聚會。它不是一份日記,而是以條列的方式提醒自己做過什麼、去過哪裡,上面呈現自己收穫多少事情,而不是還有多少事情沒有完成。

每當我打開那份備忘錄時,心中都會揚起滿足之帆,多了更多動力前進。人常說感謝是一種力量,我們除了要感謝自己擁有的,感謝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也不能忘了感謝過去的自己——那時曾經是那麼的努力,才讓自己擁有現在。

陷入落差心態是很正常的事,畢竟追求進步是人的本能,是遠古人類流傳至今的習性,吃飽一餐就會需要找下一餐;找到某個棲身之處就要開始尋找下一個地點。不過,保有收穫心態才能為我們帶來正向情緒的動力。目標還是要設定,有心力還是要學習成長,但目的不是提醒自己還有多少不足,而是為了確保自己走向想要的路。

以上就是這週我在學習上的體會,希望也能帶給你新的啟發。🧑🏻‍💻

📮本週還想跟你分享

▶️ YouTube 影片

如何用更健康的方式看待壓力?這週我在影片中談到改變我處理壓力的一種觀念,還有如何用更健全的方式提高生產力。我在影片中談到,真正的高生產力不僅僅是完成更多的事情,而是要能持續發揮生產力,穩定地創造價值。

要達到這個目標,內心不應該是焦慮或亢奮,更應該是平靜。因為只有當內心平靜時,我們才不會感到焦慮,也才能穩定地發揮高生產力。

📝一篇讀書心得

事情一定很多,但不是每一件都值得去做。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心得中我提到,想要對一件事產生「做」的動機,你必須先對一件事產生「掌控」的感覺,之後才會有動力去完成它。

比如你想要有健康的體態,可是下班回到家很累該怎麼辦?方法就是先去做一點跟運動有關的事。你可以先把運動鞋拿出來擺著,或是播放跟運動有關的影片。

另一種情況,有很多的 email 等待回覆卻沒動力。你可以先開啟每封信快速寫下一兩句話作為草稿,等到每封信都有初步回覆後,就會對原本一堆尚未回覆的 Email 產生「搞定」的確定感。

總之,想要產生做事情的動機,可以從一小部分跟那件事有關的行為開始,先產生確定感與主控感,而不是讓自己處在整件事不知該如何完成的失落感之中。

📚三則語錄

✏️ 作家 Abigail Van Buren 談到一個人的品格:

❞ 衡量一個人品格的最佳指標是:A,他如何對待那些對他毫無幫助的人。以及B,他如何對待那些無法反擊的人。

✏️ 導演、魔術師 Raymond Joseph Teller 看待人的成就:

❞ 有時候,施展魔法僅僅是某人花在某事上的時間,久到遠超過其他人認為合理的時間。

✏️ 得過奧斯卡獎的瑪麗.畢克馥對於失敗的看法:

❞ 你可以在任何你選擇的時刻重新開始,因為我們稱之為「失敗」的事物並非指倒下,而是倒下後待在地上不起來。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