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背後真正的目的

做一件事背後真正的目的

快到年中了,最近工作量不斷堆積,手上也有一個年度專案正要收尾,所以最近發覺時間真的很不夠用。好處是(應該這樣說嗎?🤣)最近晚上都是倒下去秒睡!

當然這也不是頭一回感覺時間不夠用,每年總會在幾個階段、不同時分,各方工作就會累積起來。正因如此,我都會利用此刻收拾手上正在進行的工作,回顧有哪些事務其實不需投入太多時間,有哪些事情應該交辦出去,而有哪些事情應該要投入更多時間。如同80/20法則,多數產出還是來自少數的事,而要知道該把時間投入在哪裡,就需要稍微盤點手上的事情。

這是我自己常年體會的工作心得:時間越是不夠用,越要花時間檢視如何用。✏️

好比我會趁此時優化工作流程。方向通常有兩邊,一是增進工作的效率;原則上就是尋求用精簡的時間,在不犧牲品質的情況下,完成同樣的工作。另一個方向或許較少人留意到,是剔除會耗費自己時間甚至是精力的事情。

這點我想多著墨,不只是消耗時間的事,更重要的是會消耗你心力的那些事,而且這類事不見得就是做起來「毫無價值」。這也是不容易的部分,因為你可能因為覺得有價值,因此捨不得切斷。

我舉一個自己的例子。

相對來說,我平時算是較少接商業合作的案子(俗稱的業配),不過接洽商業案子對我其實有幫助,除了可以帶來收入,我更看重合作收益背後對我的助力,尤其是支持我自己寫作。畢竟寫作或寫書都不是短期會帶來收入的事,加上傳統出版市場不斷面臨各方的挑戰,閱讀人口比例也不見起色,所以我多年前就開始把延續寫作生涯納入定期思考事項。

當然,技術上放棄寫作這條路是最快的方法之一,但我不想,因為我喜歡寫作。💪

這有點像我當初還在科學園區的情況,我內心有更想要做的事,但謀生也是必要的事。因此我那時就面臨抉擇:我到底要離開能帶來收入的工作環境,還是要亦然而然離開產業去尋找自己喜歡的事情?

也就是在當時,我體會到後來寫進《你,很好》書裡的一句話在過喜歡的生活之前,要先學會做討厭的事。

類似觀念我在不同領域也接觸過。比如卡通漫畫《鋼之鍊金術師》裡有描述到:「人不付出犧牲,就無法得到任何回報。」健身也有所謂的「借力」,運用不同的肌群舉起目標的重量,不過也有可能因為「代償」而受傷。

「先做討厭的事,再做喜歡的事」這觀念後來幫助我度過許多工作上的困難,同時提醒到我做一件事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這就回到開頭「時間不夠」的議題,或許你也可以藉機問自己:做一件事、從事一份工作背後真正的目的是什麼?

檢視這個問題,會讓我聚焦在當下重要的事,排除掉不值得去做,或是暫時不應該花時間的事,即便它能帶來價值。比如我就會因此婉拒掉商業合作邀約,雖然我知道接下來能有立即的收入,但在生活還有餘裕下,我希望專心做更應該花時間去做的事。🌱

你呢?此刻是否有些事情看起來「有價值」,但其實你應該暫且放一邊專心完成更重要的事?甚至是應該要割捨掉,因為那跟你真正想通往的目的地背道而馳?

以上,就是我這星期的省思,希望也為你帶來一些啟發。🧑‍💻

📮本週還想跟你分享

最近我滑到 Disney+ 一個節目是跟大腦錯覺有關。其中一段說到即使螢幕上的物體都是平面移動,但只要在物體附近加入「陰影」,我們大腦解讀它的運動方式就會完全不同。而且就算想用意志力控制,人卻根本無法左右大腦的解讀!我後來在 YouTube 上找到這隻影片,可以直接從1:48秒開始看

除了對錯覺再次訝異,我自己有另一層意會:人在日常中遇到的困難,甚至是生命中某些遭遇,都彷彿生命中的陰影,而它們正用自己無法控制的方式影響自己。至於要如何走出那些陰影,或許也決定我們看待接下來人生的方式。

從某個角度來說,這體會有些沉重,但從不同面向來說,如何應對人生陰影,也是給自己一個開展更好生活的契機。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