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一定很多,但不是每一件都值得去做》4步驟學會更快達成人生目標,過著想要的生活

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如果有一本書,作者幫你看完上幾十篇學術論文,到處奔波訪問成功人士、教授,調查過去幾十年的歷史事件與造成原因,然後再從中整理出適合每個人運用的知識,最後還能以流暢、平易近人的故事手法寫出來,你覺得這本書多值得被閱讀?

我接下來要分享的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先介紹作者。他是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得主,擁有一流的文字報導與資訊解讀的能力。他畢業於哈佛商學院與耶魯大學,並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院與其他權威機構的新聞獎項。他人生第一本個人著作就是Amazon年度暢銷書,在榜上長達超過60週的《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他的名字叫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一位作家。(這裡有第一本書的心得,沒看過可以點擊待會閱讀。)

然而,這樣一個在世人眼中成就很高的人,其實還是跟你我與周圍大部分人一樣,會遇到工作上效率低落的問題,有著在家庭與生活之間忙不過來的煩惱,甚至在人生出現重要決擇時,一時也找不到明確方向的困境;接不完的電話、回不完的Email、半夜因為新生兒而睡不飽,不然就是被一堆好像都超級重要的事情追著跑,24小時完全不夠,每天都在逼死自己。

只不過差別在於,成功的人會找方法去解決問題,或是精進這方面的能力。如同作者查爾斯寫這本書的過程,從構想到完成也是實際運用所學來驗證。

這本書的書名是《Smarter Faster Better》,中文直譯叫《更明智、更快、更好》,我本身是看原文的,目前我所知會由大塊文化發行中文版《為什麼這樣工作會快、準、好》。

開頭介紹那麼多是要引起你興趣,那到底這是什麼樣的一本書呢?我覺得,這是一本讓人在生活中更有自信的書,知道如何做出不會後悔的決定,或是在工作中願意接受更大的挑戰,然後比以往更有效去實現想要人生的書。當然,它不是一本不切實際的書,並不是看完就飛天了,書中各章主題你應該也不是第一次聽到,重點還是要實際去運用書中所學,即使是一、兩個就好,相信都能大幅提升自己的能力。

整本書厚度很札實,我花了快一個月的時間才啃完,但真心認為每章內容都很棒,而我這篇心得文除了整理,也希望能幫助你加快吸收。

***

進入書本主題之前,先問你:如果你今天站在生涯的十字路口,一邊是你想要做的事,一邊需要你花很多時間跟家人溝通;比如說你有個工作機會要被外派到別的國家,你會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然後更快存到想要的錢,可是你的家人希望你用心思考「陪在家人身邊」的意義,要你留在國內做原本的工作就好,你會如何選擇?會傾向考慮家人的情感嗎?或是覺得堅持去國外工作是種自私?還是你看得是長遠發展,因此有必要撐過短期的家庭革命?這就是本書第6章與第8章討論到的東西:「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與「打破問題的舊框架」,而且還能用更好的方式與家人達成共識。

本書的特點就在這裡,裡面總共有8個主題讓你分開去學習,分別是動機、團隊、聚焦、目標、管理、決擇、創新、有效解讀資訊,每章都用跟生活相關或是歷史重大的事件來說明,書中充滿大量值得學習的故事,然後作者再將每個主題串起來,希望提升讀者的生產力(Productivity)

「等等,生產力?那不是應該跟工作或商業管理有關,那可能不適合我。」

且慢!是沒錯,整本書主題就是在提升一個人的生產力,但絕不是只有單純要你工作更快、效率更高,而是讓你學習從心理學的角度提升做事情的動機,如何有效地規劃並實現更長遠的人生願景。因此,書中知識可以運用在很多領域:財務、人生決定、感情、職涯選擇等都可以。正如同作者在書中所寫到生產力的意思(個人翻譯原文):

生產力跟如何做出選擇有關,特別是可以找出旁人忽略的選項。它是一種能幫助人更有信心與安心做出決定的方法,這方法跟如何選擇看待自己的生活有關;跟如何定義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及推動自己不斷前進的目標有關;跟建立起來的工作氛圍有關;跟如何擺脫自己現有的框架去選擇、去吸收、去整理各方資訊有關。

在工作或生活中效率高的人,通常會要求自己去關注及選擇大部分人寧願忽視的事情。知道如何提高生產力,將會推動自己去思考別人從來沒想過的事。

其中最後一章的內容「解讀資訊」更是每個人都需要,書中就提到這個大麻煩:因為網路,現在到處充斥著各種資訊,資訊的取得更快、更便宜、更方便,可是卻也延伸出更嚴重的麻煩──不知道該如何正確吸收資訊,還有做出正確的選擇。

心得寫到這,應該對此書有初步理解了吧!接下來我會以書中幾章的主題化成4步驟來分享,整理對每個人都有立即幫助,最容易應用在生活中的知識。

1》沒有動機,沒有開始

為什麼怎麼工作會快準好1

人都是這樣的,雖然知道有件事你應該要去做,但就是提不起勁。問題出在哪裡?有些人會說是信心不夠,有些人會說是報酬不夠,有些人會說就只是懶而已,其實都有可能!不過作者從心理學與研究報告中發現,想要產生「做」的動機,需要先產生對那件事情有掌控的感覺,因為這會讓你對完成事情產生確定感。

這就是本書第1章的重點:想要對一件事產生「做」的動機,你必須先對一件事產生「掌控」的感覺,之後才會有動力去完成它。

什麼是掌控的感覺?直接舉例:比如你想要有健康的體態,可是回到家就只想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不想運動,這時該怎麼辦?前面提到,通常會沒有動機去做,是因為眼前要完成的事情比想像中難,因此心裡會拒絕去做它。

因此要產生做的動機,方法就是先去做一點跟那件事有關的事。比如說,先不要去想待會要花30分鐘去運動(感覺很累呀!)而是先把運動鞋拿出來,或是播放跟運動有關的教學影片(這很簡單),接下來你就會對完成運動有確定的感覺,因此產生動機。(我自己有過這樣的經驗:如何克服心魔拿起啞鈴運動!)

另一種情況:信箱中有一大串的 Email 等你回覆,但你卻沒動力去回它們,這也是作者寫書期間遇到的難題。解決方法就是先在每封信中快速寫下一、兩句話當作草稿起頭,等到每封信都有初步回覆後,就會對原本一堆尚未回覆的 Email 產生「搞定!」的確定感,原本要克服的難度就下降很多,心裡面就會有繼續完成的動機。

總之,想要產生做事情的動機,可以從一小部分跟那件事有關的行為開始,先產生確定感與主控感,而不是讓自己處在整件事不知該如何完成的失落感之中。

當然,上述舉例還算小事,但如果是人生大事或是工作重要的事呢?更大、更雜、更難解決,該怎麼辦?這就要運用到第3章與第4章的內容:聚焦與設定目標。

2》不懂聚焦,浪費資源

為什麼怎麼工作會快準好2

我一直很喜歡這句話:「你把時間花在哪裡,____ 就在哪裡。」空格你可以填上很多的東西;財富、成就,或是感情都可以。這句話主要表達的是:你必須專注在對的事情上。

會這樣說,是因為不少人很專注在做事,卻都不是聚焦在對的事情上。

我常說現代人很忙,忙到都忘了自己。太多的雜事、不停進來的資訊、讓人緊張的成功表象,導致許多人看似有目標,卻不知道該如何聚焦在對的方向。結果是,往反方向不斷努力,遠離該有的目標。

想解決這問題,就要學習聚焦去做對的事,關鍵在於去聯想、創造出成功的故事與畫面。比如你未來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又為什麼想要過哪樣的生活?那個夢想為何會讓你心動?透過問自己一連串的問題,引導自己正視真心想要的成果是什麼。

插播一下,這部分我自己看了有不少感觸。曾經分享過我在理財路上的經驗,我以前在投資時是設定短期波段獲利跟長期穩健投資同步進行,後來會專心在長期穩健投資,就是因為某天我問自己這個問題:我想要透過投資去過哪一種生活?是要加快賺錢速度(但不一定成功),可是要為市場波動而煩心?還是慢點賺到錢(比較有機會成功),而能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去體驗人生?因為長期穩健的故事版本我自己想起來比較開心,所以那時就變成我的目標,也就一直專注建立穩健的資產到現在。

因為是心得文,所以你可能還不清楚什麼是「跟自己說故事」,但可以先把這句話記下來:事情一定很多,因此永遠要提醒自己:不是每件事都值得去做。

3》先有抱負,將大目標拆成小目標

為什麼怎麼工作會快準好3

學會聚焦在對的方向後,接下來就是設定目標去實現了。只不過,設定目標真的是老梗了,你一定也知道設定目標的重要與好處。但聽了那麼多,這本書仍提供一個不複雜又很有效的方法:先找出抱負,然後再拆成可衡量進度的目標。

其中關鍵就是在抱負,因為這樣你在設定完目標後,才會朝向對你有幫助的方向努力。書中就提到許多人在寫「待辦清單」時的迷思,總是把比較容易或是確定能完成的事情寫在清單上,「假裝」自己完成很多事。其實,這是因為大腦渴望得到確定感,想要去追求完成的充實感,所以會讓你不自覺將簡單或短期能完成的事情寫在上面,這樣每天就能帶著充實感回家。

然而就像我之前分享:「一件事容易完成,不代表那件事就值得去做。」如果那件事跟你的長期目標、抱負,或者是夢想無關,那麼你做再多也只是耗掉時間而已。是沒錯,那樣會讓你得到充實的一天,但也只有一天而已,隔天還是繼續完成短期、成效不彰的事,不知不覺浪費的每一天就變成每一年。

所以實際的作法是,先把你渴望的夢想或人生目標,以充滿抱負的角度描寫出來(熱血呀!),然後將它寫在待辦清單或計畫紙的最上頭,接下來再以系統的方式去執行它(書中提到的是S、M、A、R、T 執行目標系統)。關於SMART達成目標的方式,可以再參考之前寫的這篇。

相關閱讀:明年絕對要更好!年度目標計畫工具下載

4》多方吸收資訊,然後有系統的解讀

為什麼怎麼工作會快準好4

有了動機,知道聚焦,設定完目標,該如何找出最快的方式完成呢?答案是:學習別人的經驗,收集多方資訊來找出更有效的方式,不過有個大前提:你要用正確的方法去吸收與解讀資訊(第8章的內容)。

先留一個重點給你:有系統的去歸納眼前的資訊,簡化你大腦吸收與解讀的過程。

簡化,不代表是忽略重要的訊息。事實上,因為我們大腦希望盡可能省力,因此若一次把所有的資訊集中在眼前,要嘛會隨便下結論,要嘛就是擺在一旁不理它。書中就提到這項2004年的研究:當談到退休的理財規劃時,如果給的計畫只有兩個選項,大部分人都會參與其中一個退休計畫;如果選項有25個,仍然有七成的人願意擇一加入;但是如果選項來到39個,就會只有六成多的人願意參與退休計畫;若是選項多到53個的話,願意參與的人就剩約一半。也就是說,選項愈多,願意做出選擇的人愈少,即使退休規劃明明是必要的,人們也會寧可視而不見。

別被複雜的事情給打敗了,書中就要我們學習將眼前的資訊有系統的去歸納,然後簡化成核心問題,大腦就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再者,當你知道如何歸納問題後,也可以透過提出不同的「問句」來得到更有幫助的答案。好比說你想要貸款買一棟房子,你可能會問:「我要買空間較大的還是小一點的?」接著你會從住起來的爽度與地點方不方便去思考,但如果改問:「哪一種才是我能夠負擔又適合的呢?」你就會從自身經濟能力去思考要買什麼樣的房子,或是該不該現在就買房子。

***

呼~整理了不少,希望讀到這邊你也學到很多。其實這也正是書中的一個重點,經由整理或是描述出新學到的事情,也會讓自己的學習成效更上一層樓,因此只要是對自己有幫助的書,我都建議可以用整理筆記的方式來加強學習。(之前寫過:如何有效讀完一本書,做筆記,增進學習效益

另外經由閱讀此書,我也再度學到提高生產力的方法(而且更有效)。我常強調,如何活用自己有限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論是花較少時間理財依然得到更好財務結果,或在工作中有更高的績效取得更多的成就感,都需要你刻意的去學習、去加強。

想讓自己持續變更好,就要練習不同方式來提升自己的能力,反應在工作表現與財富成長將是自然的事,最重要的是可以把多出來的時間留給家人或美好的事物上。希望分享的這篇心得能與你一起成長,引發出你想精進的動機。學習讓自己變更好是絕對划算的事,一起努力!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