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書,也喜歡逛書店,某天離開松山文創的誠品書店,在馬路對面發現一間堆滿雜物看似做資源回收的民宅。在週邊都是特色文創小店、餐廳以及咖啡廳的環境下,它座落在這條馬路上特別的顯眼。 雖然能夠在此精華地段擁有民宅,屋主名下資產或許已非一般人,資源回收也是一份工作,但眼前這畫面還是不禁讓人好奇,是什麼原因讓這間精華地段的一樓民宅堆放了大量雜物?也更讓我想起「整理」的意義…
Tag:
記帳
我習慣在每年12月到1月之間,檢視自己過去一年來的財務成果,方法之一就是檢視記帳本中的年度收入與支出,包含收入的增加和每個月的消費習慣。如果可以,我非常建議你也開始做,因為花1、2天檢查的結果,帶來的成效非常的大,主要原因是它能回饋你資訊,可以依據做出調整,把賺來的每一分錢都用在最有利的地方。就好像雕刻一樣,從原石要變成雕像,雕刻師並不是一口氣就雕出完成品,而是這邊敲一點、那邊刻一些,輪廓才漸漸出來,最後變成栩栩如生的成品…
我在剛開始學習存錢、理財時,並沒有特別去追蹤理財成果的習慣,多是依靠存款簿上最右邊的數字來確認進度。那時就只是單純的存錢、學習投資知識,然後每幾個月刷一下存款簿,再望著它傻笑。不過你知道,人其實很容易對同件事情麻木。到後來我就算存款數字有穩定上升,心中肯定自己的力量卻愈來愈弱,那時我還不知道「視覺化」的重要,也不了解追蹤理財成果不能只看每日、每月,還要看每年的成長,進步的感受才會明顯,也才會知道自己的努力有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