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卻不還貸款,聽起來好像有些矛盾?我們都知道負債會拖住財務,特別是那些為了買東西的消費型貸款,如車貸、信貸、勉強的分期付款等。
只是為何很多人都不願意提前償還?原因可能是我們輕忽了貸款的影響,或者說,我們對自己的金錢管理能力太有自信。
心理學中有個現象稱為「過度自信效應」(Overconfidence effect),是由學者 Howard Raiffa 與 Marc Alpert 最早提出。
兩位學者找來不同領域的人調查,問他們生活上較冷門的知識,比如說:每年雞蛋生產量有多少?每年進口汽車數量是多少,但回答時不用非常精準也算答對,好比每年進口車的數量是80萬台,若回答30萬到100萬台汽車就算答對。聽起來正確率應該不低,是吧?兩位學者也如此相信,覺得答錯率會在2%以下。
然而,統計結果答錯的機率不只沒低於2%,而且還超過40%!這就是人對未知事情,但又覺得自己應該略懂、略懂時,過度有自信的由來。
5個迷思讓人財務陷愈深
我曾深入研究過貸款,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即使貸款在現代金融體系已非常普遍,實際上了解貸款真相的人還是少數,多的是對自身掌握貸款能力有過度的信心。經我觀察,以下5點就是可能輕忽的主因,造成在還款路上過於有自信,不得不防。
迷思1》不知道貸款是可以提早還的
當你習慣某件事的規則後,做出與其相反的事都會覺得無理。過往許多來找我解決債務問題的人,不少人是從沒想過貸款有提早還清的選項,認為照原定的還款計畫走才是正常。別訝異,人本來就是慣性的動物,每天上班走同一條路、中餐去同一個地方吃、下班看同一台電視節目,久了就麻木那種生活。生活中如此,我們面對財務狀況也如此。
想要不再陷入貸款的痛苦裡,要先突破貸款不用提早還清的認知。有了這層意識,才會在金錢上隨時注意幫助自己提前還清貸款的資源。
迷思2》覺得有錢應該先投資
我不反對有錢時拿去投資,但我反對在還沒評估前,就以為投資可以比還貸款賺得快。因為目前的貸款利率低,精打細算的人通常會把閒錢投資在更高投資報酬率的地方。然而這樣的聰明,真的是反被聰明誤。
首先,當人身上有貸款時,手上的錢就再也不是「閒錢」,投資時同時還要背負貸款利息,所承擔的壓力也是更高,這些都會影響人判斷市場的進出。
再來,認為「貸款利率低,把錢拿去投資才是對的」是陷入了賺錢的迷思,認為「只要投資就是會賺錢」;但事實上沒有投資是穩賺不賠的,只有貸款每月要償還是確定的。
迷思3》用利率很低來說服自己
貸款利率低是個誘人的果實,它會讓人誤以為賺錢不難。雖然只要投資能力足夠,善用低利率的貸款可以加速累積財富的速度,但這裡說個事實給你聽:多數人反而是因為貸款利率低,加速自己負債的速度。
我們都聽過,不要借錢去投資或是買消費品,當你有多餘的錢不去還貸款卻拿去投資或買其他東西時,要知道其實你也是在借錢做某件事。千萬別再掉進利率低的陷阱裡,因為你當初貸款出來就已經把那筆錢花掉了,之後有多餘的錢應該是先還回去,而不是拖慢自己還錢的速度。
迷思4》生活品質跟著貸款提高,然後就回不去了
因為貸款是平均攤還,所以借出的大筆資金經過幾年平均下來,每月要支出的錢看似不多,還款壓力就變小了。只是也因此,很多人開始過著原本負擔不起的生活。
我曾說過「付得起不等於買得起」,不論是在買房、買車,或買任何一樣東西這道理都通。
我曾看過手上拿著名牌包,開著外人稱羨的車,身上穿著一線品牌的人,月薪在扣除幾千元的生活費後,剩下幾乎都拿去還貸款,而且還要過將近十年這樣的生活。
不論你當初貸款是買房或買了什麼,都要自覺你已先把未來的錢拿來現在用掉了,某部分來說在還沒還清貸款之前,你的自由並不完全屬於自己。
迷思5》被債務比率給矇騙,以為財務還很安全
你是否也聽過,如果貸款支出占月收入的幾成以內就是安全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這想法會讓人陷入一個盲點:你可能因此愈借愈多錢。
貸款跟存錢不一樣,不該用保持在多少比率來當作準則。在合理提高生活品質下,存的錢確實要隨著收入上升而變更多,但如果也用還款金額占收入幾成去評估貸款能力,有些人就會因為收入上升也允許自己借更多的錢。
要知道,雖然上班薪資收入是穩定的,但從來就不是保證的,更別說領不穩定收入的人。如果哪天收入減少或掉下來,貸款的支付隨時會變成為生活的重擔,財務狀況隨之惡化下去。別誤會,我絕對希望你的工作順利,但公司若不是你開的,自己的未來就要自己顧。
文章寫到此,希望你不要以為我在財務上只顧著保守,是個對貸款非常痛恨的人。對於貸款,我認為是現代正常的資金機制,也不反對運用貸款去實現更多的獲利,創業路上也需要透過貸款來支撐,但前提是你完全評估過自身的風險能力,也不是將那些貸款用作消費用途。
畢竟從小沒有人教我們如何看待貸款,所以我才想寫這篇文章,希望你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