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做個白日夢:如果把全世界所有人的錢都集中起來,再平均分給地球上每一個人,你覺得每人能拿到多少錢?看到數字別嚇到,每個人平均會分到三萬多台幣(第一次PO文腦子燒壞計算成一億元有誤,請見文章尾,感謝版友提醒),不過重算結果還是有些驚訝,可見M型社會的兩端有差多遠。如果有天世界上的錢真的平均重分配,當然原本超過這身價的人會出來跳腳,不過多數人應該都是歡天喜地敲鑼打鼓大喊老天有眼。畢竟這跟中樂透不同,中樂透是獨樂樂要隱姓埋名,錢重分配可是大家都有好康,天天開趴慶祝只是剛好而已。不過就算金錢真的重分配,這世界就會變得更均富快樂嗎?並不會,因為結果依然會跟現在差不多,大部份人到最後還是會沒錢。
要知道為什麼我會這樣想,首先要來解釋錢所扮演的角色。
錢,說穿了它就是一張紙,只不過上面的文字圖案可以「代表」你我的財富,可以用來「交換」東西,可以用來「證明」你有能力把商品帶回家。請特別注意我在括號內所用來形容錢的用法,很多人都對我們手中的紙鈔有很大的誤解,誤以為錢就等於我們的財富。
錢能代表財富,但是它跟財富是絕然不同。Totally different. 錢只是財富的表象。 所謂的財富,並不是單看手中有多少錢,應該是看一個人能產生多少價值,而價值就會對應到該有的價格。感覺有點饒舌,透過底下例子就能明白:
- 房東把房子暫時給你住,他給你不怕風吹雨打的價值,所以你付他錢。
- 電信公司蓋基地台傳送手機訊號,他給我們跟親朋好友聯絡的價值,所以我們付他錢。
- 3C品牌生產電視、電冰箱,讓我們可以在家接收資訊、儲存食物,所以我們付他錢。
- 明星出唱片、演電影,帶給粉絲開心的價值,所以他們得到該有的錢。
- 名牌產品可以讓你BlingBling閃閃動人,讓你看起來很有品味,所以你付名牌公司錢。
- 你上班替公司解決難題,幫老闆股東賺到一袋又一袋的錢,所以他們付你錢,雖然不多。
錢不是重點,價值才是關鍵
所以,只要你能夠提供愈多的價值,這個價值又能夠讓愈多的人受惠,那麼你就會有愈多的「財富」。而價值的產生通常來自你有能力解決別人的問題,你在工作上的產能,你腦中對別人有幫助的智慧,你的勞力,你的技術….等等你能夠跟別人「交換」的能力。
那既然價值才是財富的關鍵,我們又是用價值來交換想要的東西,那麼還需要錢做什麼?沒錯,一開始活在山洞中的祖先們是沒有錢這東西,直到人類開始發現錢能帶來的便利,然後一直演化到現在的紙鈔。
錢真正的功能,就是它能把價值給「儲存」下來。
關於錢是如何從鹽、貝殼、黃金的歷史由來就不多說,請你直接想像一個情況:你是位農夫,擁有一大片玉米農地,每年收成二到三次,每次收成時你就載著一卡車玉米去市場,然後再載著一卡車的食物回來,換來的一堆食物將能讓你吃飽活下去繼續種玉米。但問題是食物擺久了是會壞的呀!而且你在還沒收成前誰給你東西吃?所以這時錢的功能就出現,它可以先將你生產玉米的價值儲存進一張又一張的紙鈔,之後你肚子餓時再把這些紙鈔拿去交換食物。一開始其他人因你而有玉米可吃,你則是把生產玉米的價值交換出去變成錢,下次你要從別人身上得到其他價值時,就再把錢交換出去。請搞懂以上錢、價值、財富及交換的關係,因為這正是世界上富人看待錢的差異。
搞清楚錢作為價值交換工具的邏輯,接下來我們來看錢真的重新分配後會發生什麼事。
再怎麼分配,錢的流向還是不會變
可惜,錢分配完後並不會真的永久均富,多數人最後還是會跟現在一樣沒錢,因為大部份能提供價值的資產財富都還是在原本的人手裡。比如你有更多錢需不需要房子住?要!所以沒有房子的人還是要付租金,拿去買房子也是把錢付給建商。同道理,手機還是需要付錢才能通話,食物還是要花錢才有得吃,去電影院看電影還是要買票,車子還是要加油,把妹還是要請客,唯一不同的是你可能不需要再上班替別人工作,至少在錢還沒花完之前。
所以將錢重新分配後,錢最後還是會流向能提供價值、擁有資產財富的人手裡,把錢平均分配的均富終究是暫時的假象。不過如果你經由這白日夢故事搞懂錢的意義後,你就會知道更多藏在表面以下的事:知道政府亂印鈔為何會讓人民貧富更不均,知道為何發消費券是讓有錢人更有錢,知道為何借錢負債是在預支你未來的價值,知道為何有錢人都專注在建立現金流資產…
最重要的是,你將知道為何一定要學習運用手中的錢去創造更多的價值,才能讓自己更有「錢」。
註:2012年富比士世界前500大富豪總資產來到34681億美元,我假設這些人的資產佔世界60%,目前人口為約70億,計算下來就是每人平均分到約404萬美元或1.2億台幣。第一次PO的文章誤算為每人會分到1億元,當初在Excel計算時誤把該放在分母的70億人口變成放在分子。經修改後應該是每個人約825元,台幣約2.4萬元,雖然這樣少了一些味來點出價值的重要性,不過文章主要想帶出的觀念還是希望大家能多思考。附帶一題,前1000大富豪中有67%的人是白手起家的,希望這樣也有讓你心裡平衡些。
(firstimage via DavidDMuir)
10 則留言
富人捨不得發薪水,也是薪資一職無法提高的原因之一。試問:大家都是人,憑什麼他們開賓利,別人開福特?有的還收藏好幾台!有的左右政策!有的用人的慾望賺錢(例如:賭場),還有些用人的愛心逃漏稅(例如:OO慈善基金會),特別是XX財團法人基金會,更本就是利用人的惻隱之心在逃稅!非常要不得。
世界上所有的規則都是有錢的人還有有能力的人定出來的,不要只會抱怨不公平,這就是有錢人跟窮人的不同,富人只比窮人多想一點
如果只看台灣比較客觀一點;台灣股市市值算20兆好了;人口算2000萬好了;20000000000000/20000000=1000000
每個人至少有100萬台幣;還不包含現金土地房地產
謝謝分享,這樣計算也滿能表示後面想說的~
你好,我是第一次瀏覽你的文章,實在如獲至寶
我是一位剛高中畢業的學生,深深明白少時理財的重要性
富朋友請問您能推介好些書籍好讓小弟參考一下嗎?(我是理科生,對商一竅不通)
謝謝
個人理財可以繼續開部落格其他文章。之後可再參考這些書:https://blog.17rich.com/cny-book-suggestions-2013.html
要持續下去,再過個5年、10年,你會感謝現在的你那麼積極的!:)
有錢人的租金利息房地產增值等等收入比餐廳工讀生高千百倍
所以有錢人產出的價值比餐廳工讀生高出千百倍?
感覺上餐廳工讀生忙得半死
有錢人卻能夠很悠閒的在餐廳喝著下午茶還能抱怨服務生態度不佳
坐擁房地產的人收租及靠增值變更有錢,問題不全然是來自投資者本人,我認為的原因更多是來自市場過多的浮遊資金。當然這個世界上如沒有所謂的「投資客」,那麼房地產也許就不會被炒熱,不過畢竟問題源頭不是只有這個。大家都想多賺錢提升生活品質,只是看到的眉眉角角方法不同,就像我在股市中賺到錢,但很多人也在股市裡虧掉身家。
至於你說擁有房子出租的人產出的價值比餐廳工讀生高出千百倍嗎?我倒是不會這樣平行衡量。舉你的例子延伸一下:如果一個房東他底下有十間套房,不過他因善心而把這些房子租給低收入無固定工作的人,每個人只收租金1000元,每個月總收入1萬元,那麼我們也無法說他在這房子上提供的價值是否就是比餐廳工讀生低。
現在這個時代
我不清楚窮人要如何晉升為有錢人
但我很清楚有錢人要如何繼續保持他有錢人的地位
過去常說富不過三代
但那是過去式了
現在的有錢人比窮人家更注重小孩的教育
況且有錢人想要繼續保持或變得更有錢
重點不在他需要做些什麼事情
重點在他不要做些什麼事
例如他只要不嫖不賭不毒不作奸犯科
他唯一需要的就是做好財富分配分散投資
(分散投資這檔事基本上也會有很多窮人願意為他效勞的)
基本上他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而且是窮人窮極一輩子努力工作也無法達到的那種地方
有錢人光是固定利息收入就比大多數人的薪水還要多了
大多數人就是一輩子領一份死薪水
房貸、保險、生活費等等開銷之後就幾乎所剩無幾
還能拿來像有錢人那樣投資理財的部分實在太少
要怎麼改變呢?
我也不知道耶
大概還是繼續上班領薪水一天過一天吧
然後期待中頭彩吧
你說的沒錯,我也相信之後這通則是不會變。只是我也認為,這個問題在30、40年前同樣存在,當時一樣有人覺得有錢人只會更有錢,比如房地產景氣上下已經好幾次,股市更不用說。而如今有的家庭變得更有錢了,有的家族從有錢變沒錢了,有的則還是一樣。或許現在往後再過個30年,那時的年輕人會覺得他們的長輩怎麼沒有好好掌握民國100年左右的賺錢機會。
留言功能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