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用卡變成債務卡,卡來卡去卡不出去

當信用卡變成債務卡,卡來卡去卡不出去

前一陣子我到大賣場購物完要結帳,看著收銀員嗶嗶嗶刷完買的物品,我帥氣地拿出我的卡給她刷,然後悠閒地走到前方等待簽名。人一輩子遇到別人跟你要簽名的時機不多,所以這種時候多少要享受一下。等著等著,突然覺得今天刷卡刷得特別久?「在做啥?該不會我遇到傳說中會盜拷卡號的機器吧?」正當沉侵在被害妄想症的世界裡,只見收銀員一臉不好意思,眼神有些閃躲不敢直視一付怕我受傷地開口:「先生,不好意思,卡刷不過…….。」

「蛤?蝦米!怎麼可能?」

「先生,我刷卡刷了兩次都沒過…」

此時此刻真難想像後面排隊的阿姨是如何看我,雖然我臉皮厚不會想找洞鑽,不過一想到他們心中的指指點點OS「現在的年輕人喔…」,心跳還是多跳幾下外加雙頰溫度上升變紅。突然間,我腦袋回神知道為何卡會沒過,敢緊伸手進口袋拿出另一張額度絕對夠刷的卡,就這樣結完帳頭也不回的直奔出口。而我也趕緊拿起我的手機,上網查詢那張過不了卡的帳戶資訊…。

啊!原來前陣子領了二萬元現金出來,VISA金融卡帳戶沒錢了啦!

嗯,故事鋪到這就是為了上面這句話,其實我是金融卡裡的帳戶錢不夠刷,所以銀行直接不給過。不過這突發事件也讓我聯想到,這就是許多人身上背著「信用債」的原因。

信用可以換錢,破表就成債務

我們的信用可以換錢,這應該是二十世紀後資本經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不過這發明的偉大僅對清楚這套遊戲的人。不懂這套遊戲而被操控的人跟本就是一場惡夢。

一個人的信用能換到的錢跟自己的身家收入有直接的關係,網路上流傳一張NBA球星Lebron James的信用卡結帳單,結帳金額美金171,937,約台幣500萬,已經可以用刷卡來買房子,實在太酷了!不過他的身價是用億來算,國內一般上班族的信用卡額度約在3萬~10萬之間,換句話說一件價格五萬元的商品,只要我們掏卡出來一刷,也是能輕鬆搬回家。不過有沒有發現一個矛盾地方,為什麼我們可以購買超出我們一個月薪水能支付的物品呢?

說白就是我們在用信用買東西,而且還是未來的信用。那些什麼「先享用,後付款」、「購買自己的夢想,無價」、「一卡在手,萬事無憂」,全部都只是在講一件事:要你多刷卡多用信用消費。

而且當你使用信用卡刷下第一筆帳單後,就是銀行知道可以開始跟你交易的時候。交易什麼?交易你未來更大的信用。辦信貸、辦救急金、辦卡貸、辦好事成雙貸、辦人生萬福貸、辦金滿意快樂似神仙貸,這些經由卡片能辦的貸款都會用看起來很幸福,聽起來很悅耳的名稱包裝,最終目的就那一個:你刷卡兼貸款,我賺利息跟現金流。

當然,在商言商,合理的貸款可以幫助人成家立業,這一切就是個 Business。不論是我幫你,你幫我,或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在能力範圍內運用貸款能讓自己現金流更活絡。問題在於不少人是拿到球棒就想跳戰大聯盟,超出自己能力範圍,所以常常不小心就讓信用破表,不然就是重來都沒了解自己的信用底線在哪,依賴的是銀行核定的信用額度。而只要你有穩定的上班收入,銀行對你的信用都採樂觀進取的態度。

不過當你真的相信你的信用如此高而給它破表刷下去,花超過你現有的存款,你的卡就馬上變成債務卡而不是信用卡。

信用王道:不刷超過口袋的錢

我在大賣錢購物卡沒刷過,是因為我帳戶裡現金不足,所以我的消費並沒有超出我的信用。這種VISA金融卡或是MASTER Debit卡,就是你銀行裡有多少錢,就只能刷多少,絕對無法超出你的存款,刷的全部都是現金。如果是刷信用卡也應遵守同樣規則,刷卡的當下就應該在心中告訴自己:我已經花掉這一筆現金,銀行帳戶這筆錢已經要留下來扣款;記帳時也要把這筆消費先從本月可用餘額中扣除。這筆錢並不是下個月才花掉,而是當下就花掉,只是現金流下個月才流出去,這段時間利息錢加減賺。

文章尾巴:

信用,就是一個人向另一個人承諾未來能辦到的事。信用卡刷下去也就是你承諾之後一定能付出這筆錢。而控管未來一定能支付的方法,就是刷卡同時把這筆錢從帳戶裡先扣除掉,確保你的信用卡不會變成讓你背債的債務卡!

(The 1st image via B Rosen)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