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在理財中是屬於中高難度的行為,以奧運跳水項目來衡量應該有3.0以上的動作難度。不是我在唬人,你可以調查看周圍朋友,有多少人肯做預算,有的話預算期又是看多長?通常沒有被生活逼到絕境情況下,預算的概念少~有人實行。然而,這正是阻擋人提升存錢效率的原因之一,也是我過去的切身之痛。
當初開始理財的頭幾年,我也沒看清楚原來預算有那麼重要,那時只是很大略地抓每月收支平衡,以為自己那樣就做好預算,說實在,那時期因此還真擔誤自已不少存錢速度!在開始有系統地做預算後才發現,以往每個月至少可以再多存5-10%的錢,這比例算算可是活存的十倍之多。有了這經驗,我更加確信與其煩惱銀行利息利率那麼低,不如思考如何優化自己的存錢效率,在賺同樣收入情況下,存下更多的錢投資。
只是預算真的那麼有幫助,而且相信大家也不是第一次聽到了,為何還是不多人在做?我想執行的動力是其中一大因素。所以今天我想從比較兩個角度分享該做預算的原因,希望你能因此更有動力開始做預算。
原因一:預算,就是別讓自己餓過頭
不少人都有類似經驗:肚子超餓,卻無法馬上吃到東西,身體對食物非常渴望。比如車子已經開到餐廳附近,左繞右繞就是找不到停車位,肚子也就愈來愈餓;或是排隊等餐廳座位,但肚子已經先不爭氣的咕嚕咕嚕叫。在這種肚子超餓的情況下,有些人會餓到發抖,大部分人情緒也會變不好,容易不耐煩。
終於,漫長的等待可以開始吃到東西了,之前身體不斷發出「我要吃東西」的信號總算得到滿足,當你拿起菜單,或是看到桌上的食物時,回想一下你的本能反應會是什麼?是不是心中會有一股氣要發洩,想要好好的大吃特吃?不知不覺中,你因此點了很多道菜,或是吃下過多的食物,讓肚子撐得難受到要吃胃藥。而這些行為,其實就跟花錢沒有在做預算一樣,無形中花掉更多的錢。
別在肚子餓時去大賣場
人的身體是種追求平衡的系統,自然會對缺少的事情產生需求反應。所以常聽到別人告誡不要在肚子餓時去大賣場,不然肯定東抓一把、西抓一把的買過多食物回家。
運用金錢時就是一樣,花錢也是種滿足需求的行為,如果我們不學著控制預算,提前告訴自己大腦何時該踩煞車,消費的底線在哪裡,那麼等到你產生花錢需求時,就會跟餓肚子一樣,腦中只想要滿足自己當下所有渴望,平時工作累的就會說要「好好」犒賞自己,跟情人吵架後就會說要「好好」對待自己,而這些所謂「好好」,通常早已超出自己原本需求,事後受傷的就是自己的荷包。
所以做預算的好處,就是在你「消費餓過頭」之前,先幫自己規劃好花費金額,讓自己知道該吃多少才是適合。
原因二:預算,也是預約好的未來
另一個做預算的好處是:預約自己想要的未來。在富朋友的信箱中常收到類似來信:希望自己能在三年後出國留學,或是五年後買車子或房子。這時很實際的問題也會浮現出來:要如何在所設定的時間內達成呢?
以出國留學為例,如果是要存到50萬好了,每個月若能存下1萬元,代表要存四年多才能實現。這時很多人就會被點醒,原來夢想不會水到渠成,也不能只放在心中賞味,而是要經過計畫才能實現。
然而,夢想可以無限,收入可是有限的!
所以這時透過以年為單位的預算,規劃如何透過現有的收入來實現,過程中其實也就在幫自己整理出想要實現的「美好未來」是哪些,優先實現順序又該如何安排,才不會時間一到只能回首來時路,心中後悔為何不早點開始存這些錢。
規劃好現在,才能掌握好未來
未來是由許多個現在所累積,當下能隨心所欲雖然是很快樂的境界,但如果在金錢管理上經常上演這劇情可就不妙。透過預算分配現金流的概念,我們才會知道現在的收入該如何規劃,預先掌握未來財務的概況。此外,有了預算也代表能提前畫出實現人生夢想的藍圖,生活與工作自然就更有目標去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