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性格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嗎?答案應該是「會」。畢竟有些工作和成就,擁有某種性格更能勝任和達成。
舉例而言,想成為一名受歡迎的講師,性格上就要比較外向和善於言辭;想成為科學家或法官,性格上就要比較謹慎和冷靜;想成為競技比賽選手,性格就要有衝勁,對於勝負的企圖心也要夠強。
由此可見,性格確實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
只是,如果你想取得某一種成就,卻欠缺了對應的性格怎麼辦?我們是否有能力在後天養成新的性格,幫助自己取得該成就呢?
這個問題,在《訂做自己》這本書中就有探討。根據書中所寫,只要用對策略,任何人都可以養成新的性格,幫助自己實現想要的目標。
要變成怎樣的人,是一種選擇;而且是個只有你自己才能做的選擇。
只要有意願,性格就能改變
《訂做自己》的作者是組織心理學班傑明.哈迪(Benjamin Hardy),之前分享過的《收穫心態》也是由他所寫。
在《訂做自己》中,作者提到一個主要觀念,就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藉由改變性格,去達成自己想要的成就。作者認為,儘管許多人相信性格是固定不變的,但實際上,只要有清晰的目標和正確的學習環境,任何人都能在後天養成新的性格特質。
書中透過作者自身的轉變經歷以及其他實證研究,提出了幾個核心觀點:首先,性格的變化是可能的,且這種改變對於個人的成長和達成目標至關重要;其次,設定清晰的目標、選擇合適的環境和擁有積極的行動意圖,是促成性格改變的關鍵因素;最後,人們應該追求為自己而非他人而改變,這樣的改變才是真正有意義和價值的。
再來,因為性格其實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樣,是永遠固定不變的;只要擁有清晰的目標和動機,或身處在正確的學習環境中,人的行為、性格都能有所改變。
作者就以自身故事為例。年少時期,作者曾因為父母離異,性格上變得有些惡劣。他經常翹課,且在學校會欺負同學,平時遊手好閒以及沉迷於打電動。
不過,後來他受到啟發決定改頭換面,參與了一次為期兩年的傳教的生活。在那些日子中,他讀了很多書,得到了許多朋友的關愛,同時也幫助了不少人克服人生問題。這種種經歷都提升了他的自信和能力,也讓他對未來抱著美好的願景。
也正是這段歷程,讓他整個人都變得積極開朗,後來也讓他在三年內便讀完大學,之後更是一路完成博士課程並成為一名組織心理學家。
透過分享這則故事,作者是希望我們明白到:只要人有意願,性格就能有所改變。
性格會自行改變,只是你很難發現
只是,有些人——包括部分心理學家——都不太認同作者的觀點,而是認為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性格永遠不會變。但作者提到這是一種迷思,因為有研究已經發現,即便人不刻意改變,自己的性格也會隨時間自行轉變。
比如在一項始於1950年代的研究,團隊先是收集1,208名十四歲青少年的性格測驗,並在過了63年後,當這些人都已經77歲時,再次邀請他們做性格測驗。分析結果發現,這些人的性格已經跟年少時候的自己完全不同。也就是說,人的性格是具有可塑性,而且是會隨時間改變的。
然而,為什麼人的性格會自行改變?書中就提到一個叫「敘事身分」(narrative identity)的概念。
這個概念是由社會心理學者丹.麥克亞當斯(Dan McAdams)所提出,它指的是人會將自己生活的種種經驗整合內化,形成一個不斷演化的故事來塑造自己的身分認同。簡單說,就是我們的經歷會改變我們的認知、性格,以及行為。
你稍作思考就能明白這個概念。如果你對比現在的自己跟十年前的自己,是否會發現兩者的性格都有所不同?
這是因為在這十年內你所經歷的事,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性格;只是因為這項改變較為緩慢,所以只有當你經過十年並回首時,才會發現自己性格上的差異。
由此可知,性格是會隨時間漸漸改變的,只是我們很難發現這一點。
3個策略,讓性格往想要的方向改變
既然性格會隨時間改變,我們也就可以主動讓它朝想要的方向發展,書中就提到以下3個策略能幫助我們。
策略1:擁有清晰的目標
研究顯示,如果人能夠擁有目標,過著有意義、令人滿意的生活,性格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改變。
因為擁有清晰的目標,你的行為就會隨之改變,性格也會連帶著有所變化。反之,如果人生沒有目標,人就會因為失去方向而過著混亂的生活,也就無法塑造自己想要的性格。
就以太空人巴茲.艾德林(Buzz Aldrin)的例子來說,以前在他還未完成「登月」使命時,他都會以此為目標,每天自律地生活並做好準備。但是在他完成這個使命後,由於失去了目標的指引,生活從此一落千丈,不只過著酗酒的生活,就連長達21年的婚姻也就此破裂。
由此可見,擁有目標可以成就自己,失去目標就可能毀掉自己。因此,如果你想成為某一種人或持續擁有某一種性格,那麼你在人生中就要持續設立目標來引導自己,避免行為脫序。
策略2:策略性刻意忽略
掌握策略一其實還有一個額外好處,就是能幫助你更快學會策略二:策略性刻意忽略。
這項策略的意思是,當你有了一個目標後,就可以透過這個目標的指引,來反思並忽略那些不能幫助你達成目標的事情。
例如,你想變成一個開朗的人,那麼你就能以此為目標,去刻意忽略那些會讓你變得消極的事物。再如,你想積極地過生活,那麼你就會刻意忽略那些會影響你情緒的人、事、物。
作者在書中就舉英國划船隊為例,凸顯這項策略的妙用。英國划船隊從1912年以來就沒得過奧運金牌,是後來設立了一個目標,才讓他們認真起來——他們想贏得2000年的雪梨奧運賽。
有了這個目標後,他們不只百分之百投入練習,同時也會刻意忽略那些不能幫助他們達成目標的事情。例如,每當成員想做某件事時,他們就會思考:「這件事能提升划船速度嗎?」如果不能,他們就會忽略這件事。
最終,透過努力以及刻意忽略那些不重要的事,他們提升了自身的划船表現並贏得了奧運金牌。
同理,如果你想塑造某一種性格、成為某一種人、達成某一項成就,光是擁有目標還不夠,你還需要懂得忽略那些不重要的事,才能增加成功的機率。
你可以將划船隊成員思考的問題稍微改變一下來問自己。比如「做這件事能幫助我塑造想要的性格嗎?」、「做這件事能幫助我達成想要的成就嗎?」、「做這件事能幫助我成為理想中的自己嗎?」透過這種自省,你就能引導自己的行為,漸漸實現想要的目標。
如果你能真正投入在你想要的結果,人生就會開始改善。
策略3:進入能幫助你改變的環境
有大量的研究證實,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性格。但環境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書中就有一項有趣的研究,測試了環境對人的行為和性格的影響力。
1979年,哈佛心理學家艾倫.蘭格(Ellen Lange)帶領團隊將一棟房子改造成1959年的模樣。在房子內,他們會放置黑白電視、二十年前的家具,以及1950年代的雜誌和書籍。
然後,他們邀請一群老先生入住這間房子五天,並要求他們在入住期間只能談論1950年代的事情,看當時的電影,聽當時的廣播,就連行為舉止也要儘量像二十年前的自己。
為什麼研究團隊會有這樣的要求?原因在於,他們想測試環境能否刺激受試者的心智與身體,提升他們的活力與生理狀態。沒想到,只是入住了五天,老先生們的狀態就有了很大的變化。
在實驗開始前,他們都是彎腰駝背,走路得拿拐杖,就連行李也很難搬動。但在實驗進行五天後,他們的狀態都變得年輕許多,走路時不只變得敏捷,還能自己拿行李箱,更重要的是他們的聽力、視力以及記憶力都有所改善。
研究團隊因此得出這樣的結論:環境會改變一個人的認知與狀態。
藉由這項實驗,作者是想告訴我們,環境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可以無意間改變一個人,包括他的性格。
如果你允許自己融入某個新的環境、認識新的朋友,你的性格就會隨著這些外在環境的變化而轉變。所以,如果你想獲得某種性格,最簡單且直接的方式,就是進入能夠幫助你塑造這種性格的環境。
結語:性格可以改變,但要知道為何而變
在讀這本書時,有個問題也許你也會好奇:「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改變自己的性格?」書中就有調查發現:超過九成的人對自己的性格特質感到不滿意,希望能有所改善。
稍微去探究答案,也許會發現,這是因為我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漸漸遇見了許多人,看見了許多事,無形中也開始有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樣貌。而要擁有這樣的未來,人就需要開始改變作息、行為、性格,讓自己能夠朝夢想前進。
但不論你想獲得什麼樣的性格,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知道你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改變。
如果你是為了迎合別人,取得別人眼中的成就而改變性格,這一切都會變得沒有意義。因為就如同先前所說,在你成功達標後,你將會失去人生方向,過著漫無目的的生活。
相反的,如果你是為了自己而改變性格,那麼你就會致力於持續成長,讓你這輩子都持續探索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探索要如何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此一來,你的改變才是有意義的,因為最終你所擁有的性格與成就,都是你一開始所期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