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因設計》閱讀心得:如何保持長久持續的動力?

激發自己的能力,傳遞正向的自我訊號

《誘因設計》閱讀心得:如何保持長久持續的動力?
《誘因設計》閱讀心得

想像一個場景:某天你參加一場慈善機構活動,活動中慈善機構執行長的演講打動你心,你當天因此捐了三萬元台幣支持這家機構做公益。這數目對你來說並非小錢,但你覺得捐錢做公益更值得,回家時心中充滿幫助人的喜悅。

幾天後,你趁著休假計畫搭飛機出國旅行,當你排隊進入登機口準備要找座位時,你看見走在你前方的人是那位慈善機構執行長。正當你覺得很湊巧時,你看見那位執行長轉往跟你不同的方向,他前往的是頭等艙的位子,而你買機票的座位是在經濟艙。

此刻,你的感受是如何?下一次如果又受邀參加那個機構的活動,你還願意參加嗎?

先姑且不論你的答案是什麼,這個場景可以引導我們思考一件事,當吸引人做一件事的根本原因改變時,縱使不會影響到結果,還是會影響一個人做那件事情的動力。

相對來說,如果我們懂得如何設計做一件事的原因,就有可能改變自己做那件事的意願跟決定,而這種塑造行為跟決策的過程,就是今天想分享的主題——誘因設計。

誘因會傳遞訊號,你的目標是確保這個訊號與你的目標一致。

聰明設計誘因,提升做事動力

剛剛的例子,是出自最近出版的書《誘因設計》,作者的意思就是要我們認知到捐款的金錢流向不同時,心中的感受會是什麼。

比如換個角度想,如果你知道那位執行長坐頭等艙的機票錢,是他用自己的薪水買的,你的感受會如何?或者,如果你知道他出差的費用跟你捐款的用途絕對不相關,而是由另一個基金所支付,你還會改變自己捐款的意願嗎?

根據《誘因設計》一書所說,人之所以在意自己捐款的用途,正是希望盡可能降低所謂的「間接成本」(overhead costs),也就是降低對主要目標沒有直接貢獻的開銷,比如執行長的差旅費用、機構的運營費用等。而這種成本就是一種強力的誘因,會影響一個人捐款的意願。

撰寫此書的作者是尤里.葛尼奇(Uri Gneezy),他是一名經濟學家,也是研究「誘因」課題的專家。在此書中,他就分享了許多有關誘因的故事與案例,跟讀者探討為什麼設計正確的誘因,會讓人有動力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以及如何避免設計錯誤的誘因,讓自己失去做事的動力。

特別強調,雖然書中的內容多數是在探討商業例子,比如如何設計誘因鼓勵民眾捐款、吸引客戶改用自家品牌,或提升員工的工作熱情;但當中也有部分內容是在探討,我們可以如何設計誘因,來維持做事的動力,比如如何設計誘因讓自己成功培養良好習慣,或維持實踐長期目標的動力。

不過,誘因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行為?若能了解當中的奧妙,就有助於我們聰明設計誘因,讓自己保持做事的動力而不會失去熱情。為此,作者就用了兩個獨特的觀點來解釋:自我訊號(self-signaling)以及社會訊號(social signaling);而要了解這兩種訊號的涵義,可以從書中一則有趣的案例來說明會較好懂。

為什麼誘因會影響人的行為?

歷史上,豐田和本田汽車曾有過一場油電混合車的競爭,目的是吸引環保人士購買,開發新的市場。然而,那時候的油電車技術並不先進,不僅速度慢、舒適度低,而且價格還很貴;想來,這兩家公司應該很難成功,對吧?

但奇怪的是,最終只有本田一家落敗,反觀豐田不僅沒有敗,還吸引了大批的客戶購買,他們到底做了什麼事?

原來,當時的本田為了方便生產,只是將他們的暢銷車款改造成油電車而已;但豐田不同,他們重新設計油電車的外觀,在車的尾部還加上一塊小牌子,並標示這輛車是一輛油電車。

千萬不要小看這塊牌子,它就是奠定豐田汽車成功的關鍵,因為這塊牌子是一個強烈的誘因,並同時傳達了兩種訊號:

一、車主會認為自己是有環保意識的人,這是一種「自我訊號」。

二、車主是在向社會表示,即便這輛車不舒服、價格貴,但自己還是願意為了環保而犧牲自我,這是一種「社會訊號」。

簡單說,自我訊號是誘因「向你」傳達的訊號,社會訊號則是誘因「能幫你向社會」傳達的訊號。當一項誘因傳達的這兩種訊號越強烈,你越有可能去做這件事。比如豐田提供的購買誘因就具有這種效果,一來讓車主強化環保人士的身分認同,二來又能幫助他們向社會證明自己重視環保,所以豐田油電車才吸引到大批客戶。

或許你會認為這種誘因設計只適合商業用途,但其實只要稍作轉變,你也能設計正確的誘因,發出強力的自我訊號以及社會訊號,提升個人做事的動力。

以減重為例,書中就提到了一個巧妙的做法,能夠提升人持續運動的動力——付出成本來打造承諾機制。具體來說,你可以付一筆押金給教練,或經常運動的夥伴,向他們承諾你每個月需要運動多少天,才能取回這筆押金;如果沒有實現承諾,他們就能沒收你的押金,而且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而你設下具有成本的承諾,就是一種驅動自己的強烈誘因。一來,由於你付出了押金,這個舉動就會向你傳達一種自我訊號,讓你認同自己是願意為了減重而做出承諾的人;二來,因為有當責夥伴在,所以你更不可能失約,畢竟你的失約就會向他人傳達一種社會訊號:你是一個不守約、懶惰的人。

如同書中說到:「誘因設計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誘因發出的訊號有用,而同時也能讓自我訊號和社會訊號往想要的方向強化。」一旦你學會操縱這兩種訊號,你就會有辦法在任何領域中設計正確的誘因,驅動自己堅持行動。

如果一個人能輕易理解與他的決定有關的後果,預期的後悔就會更強烈。

避免誘因誤區,找到真正的動力

來做一項測驗:

假設讓你選擇立即拿到3,000元台幣,還是明天拿到3,300元,你會怎麼選擇?有些人應該會選擇3,000元,當然也會有部分人能夠忍耐,選擇隔天才拿3,300元。

換個問題,如果現在是問你一年後拿到3,000元,還是一年又一天後拿到3,300元,你會怎麼選擇?不論你是否懂得延遲享樂,應該會更傾向選擇3,300元,對吧?因為以認知來說,畢竟都等了一年,也不差多等一天。

這項測驗想要凸顯的是,人們普遍都有所謂的「現時偏誤」(present bias),當眼前有立即滿足自我的誘因時,通常就會忽視長遠的利益;而這種偏誤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有些人會為了看影集而不去運動,有些人則是為了玩遊戲而不去閱讀。

為什麼人天生會關注立即滿足的誘因,而不是長期目標的效益?作者提到,這是因為長期目標的成本與利益有時間落差。長期目標的成本發生在當下,但利益卻在遙遠的未來。

例如,運動所感到的痛苦是立即性的,但它的好處卻要人長期堅持才能體現;閱讀也是,短期內人很難知道學習的價值,只有長期堅持才會發現閱讀的好處。

然而,如果總是保持「現時偏誤」,人很容易就會失去實踐長期目標的動力。那麼要如何才能解決?書中提到一個方法叫作「誘惑捆搭」(temptation bundling),意思是將你不喜歡的事跟喜歡的事綁在一起做。

舉例來說,如果你很難落實健康飲食計畫,就限定自己只有在飲食健康時才能看喜歡的影集;如果你沒有動力做家事,就試著邊聽喜歡的 Podcast 或電台邊做家事,讓做家事變得有趣。同理,如果你覺得實踐長期目標的過程很乏味,就在過程中加入一些你喜歡的事一起做,讓過程變得有趣。

就像書中說到:「獎勵要在前面就擺出來,不要許諾於太遙遠的未來。」而喜歡的事情就屬於一種獎勵,加入到長期目標中能夠讓過程變得有趣,幫助你避免現時偏誤,有動力地實踐長遠計畫。

人們傾向於接受較少的當下獎勵,勝於等待較多的未來獎勵,這種傾向稱為現時偏誤。這個觀念很簡單:「現在」就是這麼有力而且難以抗拒。

結語:設計誘因就是設計行為

書中有句話說:「言行合一,行動是金。」這簡短的八個字提醒我們,履行自己承諾過的事,並且堅持做下去,才會有令人滿意的成果。

然而,多數人都無法由始至終地做好一件事,乍看之下這是由於自身意志力不足的問題,但其實是我們不夠了解自己。這點在《愈平靜愈有生產力》裡面也有提到,當我們不夠了解自己時,可能會陷入所謂的「貪多心態」,被不適合自己的誘因吸引,反而拖累自己的速度。

當我們不了解自己,會陷入「現時偏誤」,傾向關注短期好處而低估長遠利益,因此容易被短期誘惑吸引,放棄了長遠計畫;當我們不了解自己,原來總是高估自己未來的執行力,落入了書中另一個「動態不一致」的陷阱,導致到了該做事的時間點時失去動力;當我們不了解自己,原來要結合外在與內在誘因激勵自己,才能維持做事的動力。

透過《誘因設計》這本書,我們都能學會設計誘因,用正確的方法激勵自己;更重要的是,學習設計誘因不只是在設計自身行為,朝想要的人生前進,更是讓你能夠徹底了解自己,掌控自己做事的動力。

更多其他文章:

文章分類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