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閱讀心得:克服自我破壞的實踐指南

你相信生活是什麼樣貌,就會把生活變成那個樣貌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閱讀心得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閱讀心得

近年來在研究心理學資料時,不時會看到「自我破壞」一詞,最近讀到的這本《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內容就是說明自我破壞。話說作者我已經關注一陣子,本來準備要讀原文書了,正好繁體版就上市。

———

這本書在探討什麼?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是由布莉安娜.魏斯特(Brianna Wiest)撰寫,全書圍繞在「自我破壞」主題,探討人們在面臨轉變時的心路歷程,並指出我們內心的矛盾往往是自我成長的最大障礙。

作者魏斯特透過生動的比喻,將人生中的挑戰形容為一座山,這座山既可能成為阻礙,也可能成為我們超越自我的契機。書中闡述了各種自我破壞行為的起源,包括不理性的恐懼、無意義的負面聯想,以及對舒適感的依戀,並提供了具體的策略來克服這些障礙。

書中強調,真正的成長來自於對自我認識的加深和習慣的改變,而不是一時的頓悟或極端行動。透過逐步重塑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都可以戰勝內心的「山」,達到更高的視野,獲得真正的自由和成長。

然而,這座山是怎麼來的呢?這也是我在閱讀時更好奇的事。而答案,就在自己身上。當我們累積過多的負面情緒時,這座山就會開始冒出來,成了阻擋自己的一座山。

你可能覺得自己一文不值,但絕對不是如此。你可能覺得生活裡沒有任何希望,但希望絕對存在。

人會被自己困住

的確,自找麻煩肯定不是什麼好主意,但活在現代的我們總是在自找麻煩。

在明明沒問題時去製造問題,或是在生活過得好好時擔憂還沒發生的事。更進一步來說,煩惱別人怎麼看自己,在事情開始之前就先往壞的方面去想。

這種自找麻煩,其實已經是一種心理學中常提到症狀——自我破壞(Self-sabotaging)。

自我破壞會衍生許多問題:拖延症、沒有動力改變、執著一件不再值得做的事、嫉妒別人的成就。而這些都是屬於會拖住我們自己人生發展的原因。

簡單來說,自我破壞就存在於「想要的自己」跟「現在的自己」之間。它是一個隔閡,是一個阻礙你更進一步的原因。它是一座山,一座阻擋你的山,也是一座你需要克服穿越的山。

因為那座山,就是我們自己。

當外在環境,或是自己的行為,跟內心期望不符時,我們就可能出現自我破壞的行為。比如,破壞自己職場上的成功——原因可能是因為你更想要從事藝術創作。或是,把好不容易賺來的錢花掉——原因可能是你內心覺得擁有金錢會帶來厄運。

聽起來不合常理,但如果你願意認真觀察自己的想法,有時候果真如此。例如,你是否曾有過以下的念頭?

  • 覺得有錢人都是靠做壞事才有錢,或是要走在法律灰色地帶才賺到錢。
  • 那些職場上爬升很快的人,都是會說好聽話的人,喜歡巴結主管、客戶。
  • 看著那些體態良好的人,內心覺得他們都把時間花在打點外表上,忽視了其他生活重要的方面。

這些想法不見得有毒,有毒的原因是你不斷讓這些想法滋生,在身體裡積蓄,最終成了一種困住你的信念。

什麼是自我破壞?

作者指出,人處於自我破壞狀態時,內心會擁有兩種互相衝突的欲望。一種是有意識的,一種是無意識的。一邊渴望推動生活往更好的方向前去,一邊依然出於某種原因而裹足不前。

用一句精簡的話來形容自我破壞,就是:明明知道自己該做或不該做什麼,卻還是沒去做或忍不住做了。

  • 明明知道不該再吃那道食物,還是吃了。
  • 明明知道應該快點完成那份報告、功課,還是去做別的事了。
  • 明明知道不用理會某些人說的話,還是忍不住聽進心裡。
  • 明明知道只要去做某件事,就可以進一步發展事業,卻怎麼也不肯去做。

總而言之,我們知道有一件更好的生活在前方等著,卻不肯去做,就是在自我破壞。而中間阻擋你的就是那座自我破壞的山——或者說,就是你自己。

每當生活中遇到巨大、持續,而且還無法克服的問題時,尤其是當解決的方法看起來是如此簡單、容易,我們卻又如此難以堅持,或是執著對自己不好的事物,就是撞到了自我破壞的那座山。

不過,阻礙自己這種看似不合理的行為,其實也是合理的行為。因為,自我破壞其實也是在滿足某種自己的需求。

作者說到,人用各種方式所表現出來的自我破壞行為,其實都是在滿足自身某個需求——而你本身甚至沒有意識到這個需求的存在。之所以要面對這些自我破壞的行為,不單單是為了學習更了解自己,也是明白自己所遇到的問題並不是問題,而是症狀,是一種人生狀態。

比如,你有可能是在尋求某種安全感。另一本也探討自我破壞的書《卡住你的不是人生,是選擇》就提到:「自我破壞是人們尋求安全感的一種方式。它能在短期內減輕痛苦,但從長遠來看,卻會一再證實我們的恐懼。」

以我自己來說,寫書是很容易被我推遲的事。我時時刻刻都知道該去寫下一本書,但有時候就是會找各種理由跟自己說還沒準備好要寫。

仔細想想,我可能是害怕要去面對新的題材,或是背負下一本書的銷售壓力,這些都是我先預期之後會碰到的事,因此退回去原本的地方尋求安全感。

與其糾結於別人是否認為你夠好,不如停下腳步問問自己:這樣的生活對我來說夠好嗎?

自我破壞的幾種行為模式

麻煩的是,人在陷入自我破壞狀態時不容易察覺,因為它不是具體的行為,不是那種你自己或別人一眼就能看穿的行為模式,卻可能潛藏在自己生活中每個角落。

為此,作者在書中舉了幾種常見自我破壞的行為模式,可以讓讀者檢視。

第一種,抗拒心態

抗拒是指,明明有新的計畫、關係或點子,但總是不肯行動或執行。重點是:抗拒心態不見得會在事情出錯時出現,反而在事情順利時出現。

每當我們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時,通常不會感到抗拒;但當我們有機會享受、創造或成長時,抗拒心態就會出現,因為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會讓人退縮。

第二種,抵達自己的上限值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經驗,當一件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時,過沒多久你會開始擔心,甚至做出某些事來打破好事的狀態。這可能就是遇到心理學家 Gay Hendricks 所謂的「上限值問題」(Upper Limit Problem)。

上限值指的是人對好事、正面情緒或事件的承受度和門檻。一旦上限值被打破,人會無意識地做出一些行為來妨害好事發生,以便讓自己回到舒適又熟悉的狀態。

換句話說,當人靠近自己當前的舒適圈時,自然會開始產生排斥,進而自我破壞現況。這看似違反直覺的行為,是因為我們並非天生就會追求快樂,而是追求舒適。任何超出舒適範圍的事物,除非我們已經熟悉,否則都會讓我們感到威脅或恐懼。

有時候,我們更會因為撞到上限值而產生抗拒心態。比如在《卡住你的不是人生,是選擇》也提到,作者某個案例在面試重要工作的前一晚,反而喝得酩酊大醉。原因是前一晚壓力過大,他為了撫平自己的情緒,結果反而做出自我破壞的行為。

第三種,重起爐灶心態

重起爐灶心態,是指每當應該專注解決問題時,卻不斷尋找另一端新開始的行為。這種心態可能出現在需要處理伴侶關係或服務客戶時,卻選擇跳到新的關係或重新架設網站。

作者提到,處於這種心態時,人們不會允許自己綻放,只是安逸地享受發芽的過程。這心態通常源於無法合理處理壓力或解決衝突,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當有新工作或搬遷到新地方時,注意力自然會想放在重建新生活上,卻無法持續原本要完成的事情。一拖再一拖,一個新專案換到另一個新專案。

第四種,完美主義

一旦期望自己的工作成果在第一次嘗試時就必須盡善盡美,我們就陷入了追求完美主義的循環中。

完美主義並非一切正確無誤,而是阻礙我們對自己的能力和結果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它會妨礙我們展現自己和勇於嘗試,也會阻礙我們做生命中重要的事情。

當我們害怕失敗,覺得自己不堪一擊,或表現不如預期時,我們就會逃避那些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成長機會,陷入自我破壞的狀態。

第五種,執著於並不想要的事物

有時候,我們的夢想源自他人的喜好,而非自己真正渴望。我們可能耗費心力追求不想要的事物,結果感到空虛,因為那並非我們的真心所願。這並不是缺乏動力或能力的問題,而是因為內心知道自己不想要這些東西。

當你在追求某件事上苦苦掙扎時,應該問自己: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嗎?是否只是追求某個頭銜或感覺,而非內心的渴望?

建立原則,把自己從自我破壞中拖出來

我對書中一段話印象深刻: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分配時間、不知道如何與職場中的其他人相處、不知道如何發展職涯,那麼就算有理想的工作、有完美的工作時間、有最理想的薪資,你還是一樣不會快樂。

當我們在面對人生問題時,擁有「更多」往往不是好的解決方法。擁有更多金錢不會解決金錢匱乏問題;擁有更多感情關係不會解決感情匱乏問題,擁有更多時間不會解決時間匱乏。

因為,「匱乏」是一個沒有上限的心態,就像一個無底洞,填入再多的土也沒用。

要解決金錢問題,需要的是金錢原則。要解決感情問題,需要感情原則。要解決時間問題,需要時間運用原則。要解決工作問題,需要工作原則。

的確,擁有「更多」看起來可以解決問題——有錢當然可以解決沒錢的問題——但問題是,讓人匱乏的根本問題若沒有解決,擁有再多也沒有。

想想,難道年收千萬的人就沒有金錢問題?那就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年收千萬還是不夠了。何況,年收千萬的人也可能跟年收百萬的人一樣負債累累,甚至有更多的負債。

要解決問題,特別是那種長期累積的問題,需要的是原則。如同作者所言:「如果沒有原則,你的生活就不會變得更好。問題只會如影隨形,並隨著生活不斷前進而變得越來越大。」

作者認為,制定原則的用意,是讓自己從短期的生存模式轉為長期的繁榮模式。在我看來,則是從匱乏的模式轉為餘裕的模式。

沒有處理金錢的原則,就算有了更多的錢,還是不會處理金錢;反之,有了金錢的原則,卻可以開始累積金錢。

作者在這裡所謂的原則,跟日常中提到做人的原則有點不同,更接近心理學中的「因應」(Coping),特別是「問題導向因應」(Problem-Focused coping),這種因應是直接針對問題本身去制訂應對方法。

因為沒錢,所以要針對沒錢本身去制定原則辦法。沒時間,制定分配時間、分辨事情優先順序的辦法。有了原則,我們才有一個依據可以掌控生活,避免持續自我破壞人生。

從自我破壞到自我療癒,再到自我掌控

綜觀全書,我會從一個角度來理解作者的脈絡:先意識到自我破壞,再透過情緒管理進行自我療癒,最終透過實際行為做到自我掌控。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處於自我破壞的狀態,避免自我破壞的有毒情緒影響自己,否則我們無法留意到對自己人生真正有幫助的地方。

書中作者就有一個傳神的比喻,人所積累的情緒就像是滿出來的電子郵件。我們一直發送信件跟訊息給自己,久了之後被過多的訊息淹沒,忽略掉日後真正重要的訊息。

所以,停止自我破壞的第一步,是避免有毒情緒持續累積。

再來,學習自我療癒,或者是自我疼惜,把自我破壞的有毒情緒排解出去,避免責備或批評自己,逃離自我破壞的循環。

《訓練大腦,讓自己更強大》就提到一個實驗,心理學家馬克.利瑞找來一群節食者吃甜甜圈,並提醒一半的人吃了以後不要有罪惡感,對另一半則什麼都沒提示。

實驗結果發現,有被告知不要苛責自己的那一半人,吃完之後沒有產生太多負面情緒,另一半則是強烈的苛責自己。不只如此,自我疼惜那一半的人在隨後試吃實驗中,反而吃進更少的甜食。

這裡有個關鍵,自我療癒不是要安慰自己,而是接受現況——無論多糟的現況。比如本書作者魏斯特就提到,不否認現況並承擔責任,是自我療癒的第一步。人生此刻的樣貌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內心對自己有什麼樣的感覺。

所以,第二步是自我療癒,排除過往自我破壞所累積的負面情緒。

最後第三步,就是建立原則。我們可以根據想要克服自我破壞的領域,慢慢建立一些處事原則。比如剛剛說的金錢財務,或是時間管理,還是人際關係,訂定原則,一步一步開始遵循。

後記:爬山過程會累,但結果會很好

「我處在自我破壞的狀態中嗎?」

在閱讀當下,我偶爾會自問這個問題。最終答案是:沒錯,我目前的人生狀態,不時就陷入自我破壞的狀態中。

我想,這可能也是現代人常遇到的問題。不是自己太脆弱,而是這世界的變化速度已經超越人類演化至今的心智。如今,要用自己擅長的步調去過生活,面對工作還有人生難題,實在是越來越難。

不過作者這句話也點醒到我:「你相信生活是什麼樣貌,就會把生活變成那個樣貌。」我回想,年輕時確實抱著一種信念,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不過隨著工作發展,我漸漸懂得收斂自己這個信念,變得比較保守,也比較謹慎,如今卻也發現自己被某些信念困住,難以前進。

但,好在我還有一個信念始終存在著:凡是低谷的前方,都存在一個上坡路,等著人去登頂。

自我破壞,其實從字面上來看是在破壞自我現況,但從中文閱讀的角度來看,也可以發想成破壞「不想要的現況」。有所破壞,有所新生;破壞跟新生是無法分開的事。

如同爬一座山的過程,起初會排斥,過程會勞累,結果卻很舒暢。從自我破壞到自我重生,也應該是這樣的一個過程,人會排斥擋住自己的那座山,因為在那座山正是熟悉的自己。可是,如果那座山的存在已經讓你開始否定自己,那就是跨越它的時候了。

艾爾文

艾爾文

最新文章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