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經濟學》閱讀心得:學會經濟學家的思考模式,做出人生最佳選擇

3個經濟學觀念,可以讓你在人生中做出最好的選擇

《選擇經濟學》閱讀心得:學會經濟學家的思考模式,做出人生最佳選擇
《選擇經濟學》閱讀心得

還是學生時,相信你有過這樣的經驗:當你考試選擇了某個答案,但心中卻覺得答案應該是另一個選項時,就會猶豫到底要不要改答案。有經驗的人會告訴你,不改答案會比較好,要相信自己的第一選擇。因為根據過往經驗,改答案通常會改到錯誤的選項。

有趣的是,抱持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根據幾項針對大學生的調查發現,大約4個學生裡就有3個人認為不改答案比較好,就連多數教育人員也認同這樣的做法。

但事實上,當你不確定答案時,「改答案」就機率上而言,通常是最好的選擇!

心理學家賈斯汀.克魯格(Justin Kruger)就曾針對1561名大學生進行實驗,實驗結果發現,當學生改答案時,有51%的機率會改到正確的答案;反之,有25%的機率會改到錯誤的答案。

換言之,從「改答案」的行為中,學生有超過一半的機率會獲益。

不過,這項實驗有個更值得我們關注的啟示:人的主觀判斷通常有所欠缺,唯有納入客觀的考量,才能提升做出最好選擇的機率。

掌握經濟思維視角,學會做出最好的選擇

關於如何在生活中做出最好的選擇,最近讀到了《選擇經濟學》這本書,希望在此跟你分享從中獲得的啟發。

此書作者是埃里克.安格納(Erik Angner),他除了是一名實踐哲學教授,也是一名經濟學博士,擅長研究實驗經濟學、幸福科學與哲學的課題,藉此幫助大眾在人生中獲得更多的幸福與快樂。

在此書中,作者主要帶領讀者去學習他所說的「經濟思維視角」(economic way of thinking),也就是學習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用科學的角度分析事情的利弊,在資訊匱乏或氾濫的情況下,做出最好的選擇。

有趣的是,這種思維方式不只適用在商業決策上,也適用於人生的任何選擇。關於這一點,作者有一則生活故事正好說明。

某次,作者夫妻正煩惱女兒睡眠時間不穩定的問題。為了解決問題,他們買了許多育兒書籍來閱讀。然而,這些書沒有任何助益,不只是觀點之間相互矛盾,還缺乏科學依據。無奈之下,作者只好發揮經濟學家的優勢,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他到網路上挖掘許多育兒論文來閱讀,最終果然讓他找到一篇收錄了嚴謹實驗的論文。該論文對比了不同育兒方式的效果,實驗結果不僅駁斥了那些育兒書籍的觀點,還幫助到作者解決問題。

強調一點,像經濟學一樣思考不等於得依靠數據或研究來做選擇,反之,蒐集有根據的資訊是為了提高我們做出最好選擇的機率,並不能幫我們做出選擇。況且,這種做法只是經濟學家解決問題的方法之一。

你不能因為兩件事往往同時發生,就推斷一件事是造成另一件事的主因。正如經濟學家所言,相關性並不表 示因果關係必然存在。

3個做選擇時的重要觀念,提高最好選擇的機率

觀念1:校準你的「主觀機率」,避免過度自信

巴菲特曾經提出一個知名的概念叫做「能力圈」(circle of competence),指的是你的知識、技能與認知的範圍;而知道自己的能力範圍,人才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但作者提到,許多人在做選擇時都無法像這位經理一樣,在能力圈內做決定,而是經常會「過度自信」,在自己不了解的領域上草率做決定。比如人沒正確評估某項投資的回報與風險,就把辛苦賺來的錢投入其中;再如,沒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就草率離職創業。

而這些因為過度自信所做的決定,結果通常都不甚理想。

有趣的是,過度自信的偏誤幾乎人人都有,正因如此它才會被學者稱為「所有偏誤之母」。只是,為什麼在不熟悉的領域裡,人還是會過度自信?作者提到的解釋很特別:人在做判斷時,「主觀機率」超過了「客觀機率」。

簡單說,當你主觀認為事情發生的機率,超過了它真的會發生的客觀機率時,就代表你是過度自信。例如,當你感覺某次拋硬幣有100%會是正面,但客觀機率就只有50%時,你就是出現了過度自信的表現。

但不論是過度自信還是自信不足,都無法讓你做出更好的決定;書中的研究提到,思考自己可能怎麼失敗,以及納入別人的觀點來考量自己的選擇,都能校準我們的主觀機率,提高我們做出最好選擇的可能性。

要記得書中的這句話:「過度自信不僅到處可見,總是頑強不移,使我們付出高昂代價。」

觀念2:選擇時不只關注好處,也考量成本

說來,過度自信而做出的選擇雖然嚴重,但都只是因為缺乏正確評估成本與效益而已,校準過來就能沒事;但在做選擇時更為嚴重的問題是,人只看到好處,沒考量成本。

而這種做選擇時的盲區,很常就會讓人做出錯誤的決定。比如人會被「零風險、高回報」的投資項目吸引,結果落入了騙局;人只看到換工作後的薪資增幅,卻沒考量過可能因此得通勤更長時間,或更常加班,讓自己工作得更不愉快。

也許你會認為自己在做決定時,一定會理智的評估成本。但可別忘記,過度自信的偏誤可能會在這時候跳出來搗亂,讓你不只「低估」成本,還「忽視」成本。

那麼要如何避免這個問題呢?那就是在做決定時,要刻意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你應該聽過成本效益分析,也就是針對一個問題分析其中的利弊。最常見的做法,是在一張紙上畫出一條中間的豎線,在線的左邊寫下某個決定的效益,右邊則寫下成本。

以換工作為例,除了衡量薪資是否變多,是否擁有更多福利以外,也要分析長遠效益,思考這份工作能否為你帶來更多的成長,能否拓展你的職能,或是否對你未來五到十年的職涯發展有幫助。如此,你才能避免表面效益的誘惑,做出對自己長遠有益的決定。

不過最終還要記得,不論做什麼樣的決定,都一定要在適當的信心程度下,分析成本效益;如此,才能提高你做出好選擇的機率。

經濟學家研究一旦人們拉長工作時間,幸福感會發生什麼變化,他們卻發現結果通常不大好。

觀念3:選擇時要追求快樂,而非舒適感

書中提到,除了衡量利弊以外,做選擇時也要考量你的目的,也就是思考:「你是追求快樂,還是追求舒適感?」

舉例而言,花錢去體驗生活就是一種追求快樂的選擇,因為你能跟朋友一起享受歡樂時光,一起創造快樂、美好的回憶;反之,花錢更換老舊的電腦則是追求舒適感,因為你是為了擺脫電腦運行速度慢的痛苦。

當然,兩種花錢方式都會讓人感到快樂,差別就在於心理學所說的「品味」(savouring)期限,也就是你從這個選擇中能獲得多長時間的正面情緒。可想而知,美好回憶可以帶來長久的快樂,而因為人天生有「享樂適應」的能力,所以購買新的 3C 產品,快樂很快就會消退。

我們都知道,人生中有些選擇短期內可能不會帶來快樂,但堅持下來卻會帶來長遠的幸福。比如運動、學習寫作、練習一項技藝等,這些事短期內都不會讓你感到快樂與成就感,唯有長期堅持下來,你才能從中獲得好處。而如果你因為逃避它們的短期痛苦,選擇待在原來的舒適圈,就是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套用《耶魯大學的人生思辨課》的一句話來說:「樂趣與痛苦不一定是互斥的。」因此在選擇什麼事能讓自己快樂時,我們都要考量事情的意義,看見它未來能帶給自己的好處。如此,你才會願意忍受不適感,做出讓你長遠快樂的決定。

結語:提升決斷力,創造美好人生

相較於《變通思維》這本書提到解決問題的工具《選擇經濟學》更是著重於用需求與成本的方式來考量如何解決問題,這也是經濟學上重視的地方。書中其實還有涵蓋許多跟「選擇」相關的議題,比如如何透過經濟學的角度,去解決氣候變遷、貧窮、不良行為等問題。如果你對這些議題感興趣,也能去深入探索。

而今天透過這本書的內容,主要是從書中整合幾個做選擇時的重要考量,目的是幫助你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提升自己做出最好選擇的機率。

是的,現今時代充斥了太多的選項,使人眼花繚亂;而人類天生又害怕選擇錯誤,因此更要掌握「選擇經濟學」,提升自己的決斷力。

透過校準自己的主觀機率、考量成本,以及區分快樂與舒適感,相信你就已經具備一些「經濟思維視角」,在所有的人生選擇中,創造屬於你,美好的人生。

更多其他文章:

文章分類

艾爾文電子報

讀者回饋:「每次收到信總是讓我受益匪淺,懂了許多知識!」

💌 訂閱學習成長電子報

「每次讀完電子報都讓我有很多想法,真的很棒!」

免費加入超過60,000人訂閱的學習成長電子報,每週我會分享在投資理財、工作生產力以及人生成長方面的學習心得。此外還有閱讀心得重點節錄,與最新的學習語錄,一封信直送你的信箱。

* 電子報隨時都可以取消訂閱。

已送出!

請前往填寫的 Email 信箱收取確認信,
確認後才算完成喔!